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浅谈民族地区职校“双师型”教师建设的路径
 
更新日期:2021-05-12   来源:   浏览次数:35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注重内培外引,打造优质师资力量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要多渠道筹集双师型教师培训的教育经费,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坚持政府、社会企业、学校三者共

 
 (一)注重内培外引,打造优质师资力量
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要多渠道筹集“双师型”教师培训的教育经费,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坚持政府、社会企业、学校三者共同发力,及安全保障机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筑巢引凤。从校内外选拔人才进行重点栽培和奖励,从企事业单位引入思想素质好、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工程师或高级工以上职称、工作责任心强的技术型人才。同时,除了“外引”,还需注意“内培”。对于学习过程用涌现出的优秀学生,或者当地的“土专家”,可以给予职教教师机会,经过系统的培训,即可上岗。相较于外引进来的教师,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深入,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因地制宜的调整相关教学内容。
(二)研制民族地区“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实现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能力标准,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民族地区传统的手工艺或技术应该有传承者和接班人,而各职校教师应该是这一使命的践行者。因此通过研制“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使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进修培训、考核奖惩等环节做到了有据可依。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不应该在师资队伍匮乏的情况下一味的降低职业教师的准入门槛。相反,应该是要严格把关,加入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的“技能型”考试,只有依据标准、宽严有度,才更有利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
(三)创新“多元立体”培养机制,坚持“一专多能”全面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鼓励地方政府和相关院校因地制宜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期服务等方式,为乡村学校及教学点培养‘一专多能’型教师。”“一专”是指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在学校毕业获得文凭的所学专业,要求教师具有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教学技能;“多能”是指民族地区职校教师以当地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文化为拓展点,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有计划、系统性的培育后,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实践能力。民族地区的职业教师,绝对不应该仅仅是具备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善乡愁、会乡技、懂乡知”的教育情怀和责任。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浅谈民族地区职校“双师型”教师建设的路径

下一篇: 浅谈民族地区职校“双师型”教师建设的路径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