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内涵
 
更新日期:2021-05-13   来源:   浏览次数:44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新文科建设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为我国

 
 新文科建设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文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新体系,形成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派,培养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贡献。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科技产业革命的新形势,我国高校新文科建设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方向,根据国家教育强国和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全面提高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新时代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文社会科学优秀人才。因此,新文科建设要体现新时代、新要求和新发展,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全面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构建具有新知识和新理论的新文科教育教学体系,实现新文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
(一)新文科建设要立足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征程中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行动纲领,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世界经济格局和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正处于从经济大国迈入经济强国的新时期,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改革开放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核心力量。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虚拟技术、生物技术等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全方位发生,全球范围的新产业和新业态层出不穷[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在世界经济和科技变革的新形势下,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新文科建设要适应新要求
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新格局,党和国家提出了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方略,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为全面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做出了重要部署。教育部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系列文件,做出了加快新文科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决定,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和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使命,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宏伟蓝图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因此,新文科建设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主动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科学体系,传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文化,持续提升科学创新能力和一流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高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不断增强新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培育形成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派。
(三)新文科建设要探索新发展
新文科建设旨在大力促进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全面推动传统文科转型升级,探索一流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引领人文社会科学新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新贡献。首先以哲学社会学科创新发展为导向,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新的文科学科专业发展。既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交叉融合,包括人文科学之间、社会科学之间、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交叉融合,也要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交叉融合,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其次以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更新完善现有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推动传统文科专业的改造、转型和升级。既要注重增厚传统文科的学科知识基础,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建设,也要增设服务国家发展需要的新课程,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丰富新文科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内涵。以人才成长目标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创新教育,积极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探索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内涵

下一篇: 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内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