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逆向谚语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尤其是在社交软件、广告、漫画、杂志上常常能看到其身影,有些逆向谚语甚至比其原谚语更为人们熟知,如“a dog eat dog world”(人吃人的世界),其谚语原型是“Dog does not eat dog”(虎毒不食子);又如“the early worm is caught by the bird”(早起的虫儿被鸟吃),其谚语原型是“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些逆向谚语为人们信手拈来。基于此,逆向谚语的翻译需求也在各种语言、文化和日常交流中日渐增加。然而纵观谚语翻译研究领域,更多的是在探讨谚语中的技巧、文化意象、修辞等方面的翻译,如陆道恩在“文化视角下英语谚语的翻译技巧”中,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谚语翻译应遵循“忠实原文、消除差异”的原则,并探讨了相应的翻译方法;陈雪、李想从认知角度提出针对谚语中的隐喻现象可采用隐喻翻译策略,即直译法、意译法和归纳法。。鲜有学者对谚语的变体,即逆向谚语翻译进行研究。逆向谚语本身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逆向性”和“黑色幽默 ”等特性,用一般谚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来翻译不能充分实现其创新价值。要对逆向谚语的翻译展开研究与讨论,应先从译者思维和逆向谚语的特殊性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剖析。
(一)译者固有的思维束缚
逆向谚语翻译的困境主要在于译者难以跳出原模型的框架和固有思维方式,在翻译中难以突显出“逆向”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首先体现在它是模仿与再创造的统一,是共性和个性特征的辨证统一。一方面逆向谚语都离不开原谚语的精华,即在结构、意义、精神、意象等方面所存在的共性,而在演变和发展中它又展示出了很大程度的灵活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这说明逆向谚语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我放飞”,甚至“野蛮生长”。译者在充分结合语言环境和对话目的的前提下把握此范围,保留原谚语中一定的神韵等,同时更要突破原有思维定式,大胆灵活地进行创译,呈现出逆向谚语“叛逆”但并未“叛变”的形象;另一方面,在逆向谚语表达中,人们往往会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新内涵,体现出对实践和事物的新认知,满足对语言表达的新要求,翻译时还应保留或创造一些奇特意象让谚语“别有一番韵味”。此外,这种韵味也会以幽默的方式体现出来,这种幽默性主要是由人们对原谚语的高度熟知度和对逆向谚语的陌生感之间的反差造成的,尤其是一些谚语背后一目了然的“心灵鸡汤”式道理与其逆向谚语中的“反鸡汤”式批判之间的对比,更能深入人心,译文中的双重意味也能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因而能否突显原谚语与逆向谚语二者间的“逆向”之意,能否给读者带来“反差”的趣味性是译者面临的一大难题,译者作为“戴着镣铐的舞者”,在翻译逆向谚语时应充分了解自己的角色和使命,尽量克服自身短板,从逆向谚语的沟通、警世、育人等目的出发,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