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专业教师思政意识,实现协同育人效果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课程思政的载体是课程,实施主体是教师,全体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所说“要把做人做事的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研室所属党支部是河北省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为依托,以省、校两级师德标兵和省级模范教师为核心,组建以工作室负责人为带头人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年资专家教授指导,通过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联动机制,博览群书,共同研讨、共同促进,有效融合,充实了思政理论,丰富了人文素养,提升了育人意识和育人水平,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二)潜心钻研教材,发掘课程思政案例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材中的思政资源非常丰富,深入挖掘提炼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找准知识内容与思政内容的契合点,包括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政治认同、法制意识、人文修养、家国情怀等,鼓励教师潜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精通教材,将其融入教学全过程,找准“道”与“术”的切入点,注重引入“育人”元素、播撒德育种子,才能使课程思政内容不死板,不生硬;把思政教育的“盐”融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汤”里,才能使专业课程体现出“思政味”;才能使教师挑起“思政担”;才能使专业课程更有温度、更有人情,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医学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1.爱国。爱国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讲授中适时引入时政内容,唤起医学生主人翁的意识,这是高校课程思政的最好案例素材,使课堂保持永恒的“新鲜度”。在讲授肺炎时,伟大的“抗疫精神”,成为课程思政的“主旋律”,教育学生从抗击新冠肺炎斗争的胜利,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激发学生制度自信;讲述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采用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优势,取得较好疗效的事迹,激发学生对中医文化自信和内生的学习动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敬业。凡大医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大医精诚”是医德医术的体现,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即医者应有精湛的医术,诚,即医者应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医学生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修养和高超的医理、医术,专心勤奋不懈怠,才能把自己雕塑成器,成为社会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