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明确指出,经济责任是“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对其管辖范围内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管理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防控重大经济风险等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得到进一步细化,审计重点由财务收支调整为领导干部权力运行、责任落实和风险防控,标志着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逐步系统化、全面化。
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关于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界定,以及《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中的相关内容,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内容。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
国有企业财务公司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主要体现在:(1)深入贯彻国企改革部署,为集团战略实施提供坚强金融服务支撑。立足为集团产业布局服务,走产融共赢之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2)为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服务。财务公司应借助贯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的优势,解决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帮助企业集团建立长期稳定贸易合作关系,引导并推动所在集团重点领域与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二)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国有企业财务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和执行应符合国家的金融政策导向,要将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集团层面的金融发展规划相对照,关注领导人员在任职期内是否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规划,导致企业错失发展时机,难以形成竞争优势。还要关注发展战略规划的执行是否到位,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缺乏监管的情况。可根据领导人员层级不同,在战略决策的制定和执行上有所侧重。
(三)重大经济事项决策
重大经济事项决策主要包括重大资本运作、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在审计过程中要关注:是否存在独断专行、盲目决策情况,违反中央关于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规定;各项决策制度是否健全,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程序是否进行完整记录,是否存在决策过程违反民主性、科学性;比较重大经济事项的执行和效果与预期的差距,是否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企业对重大项目的决策程序是否符合国家和集团的长期发展规划;是否建立重大决策考核问责机制等。
(四)财务效益情况
财务效益审计是对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合法性以及企业营利情况的考察,可以评价领导人员运营国有资产的质量状况和经营成果。关注的内容包括企业收入、费用的确认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利润操纵,弄虚作假情况;是否存在数额较大的潜亏或不良资产;表内表外资产的估值减值模型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等。
(五)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财务公司通过对集团资金的流动进行监控和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各单位的操作风险,从而促进企业集团的内部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建设。而这一效果的实现是建立在财务公司内控制度有效设置和执行的基础之上。内部控制制度和措施应能覆盖财务公司所有的机构、部门、业务和管理活动。内控制度不健全或存在缺陷,易发生造假和舞弊情况。国有企业财务公司应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构建良好的内控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划分,完善内部授权机制。
在完善的内控环境中,还要注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根据《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评价和分类监管指引》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考核暂行办法》的规定,需要重点关注企业是否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资产风险分类是否准确,对偏离情况是否能做到及时纠正;信用风险资产损失准备是否充足;是否明确合规管理的报告路径和人员职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