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壮族先民被称为西瓯、骆越。据清代的《逸周书集训校释》:“路,音骆,即骆越,在南宁府地。”早在西周时,南宁同中原已经有了联系。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秦统一岭南,设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南宁此时属桂林郡和象郡辖地。东晋大兴初设置晋兴郡,为建制之始,标志着南宁成为郡一级的行政中心。到了隋代,晋兴郡被撤销,改名宣化县,辖于郁林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置南晋州,治宣化县。贞观中,改南晋州为邕州都督府。”南宁简称“邕”,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唐朝采用“道州县”的三级行政区划体制,今广西属岭南西道,西道以邕州为治所。邕州一跃成为广西的政治、军事中心,成为南疆的重镇。在宋代,南宁仍称为邕州,属广南西路。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朝在今南宁设邕州路总管府。“元泰定元年改南宁路,属广西道。”南宁这个名称,就是从元代开始的。
明王朝将元代的行中书省改为布政使司。南宁路改称为南宁府。“南宁府,下辖州七,县三:宣化(今南宁市)、隆安、横州、永淳(今横县境内)、新宁州(今扶绥县)、上思州、归德州(今靖西县)、果化州(今平果市)、忠州(今扶绥境)、下雷州(今大新县)。”
清代恢复行省建置,在南宁仍设南宁府。南宁府,“领州三,县三,土州三。”宣化,新宁州,隆安,横州,永淳,上思州,归德土州,果化土州,土忠州皆旧置,与明代无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