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农业科学 » 正文
制约农业实现机械化的因素分析
 
更新日期:2021-05-19   来源:   浏览次数:71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农业生产是一个系统的全过程,包括了产前、产中和产后,要实现每个环节的机械化作业,其制约因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就目前农业要实现机械化的发展现

 
 农业生产是一个系统的全过程,包括了产前、产中和产后,要实现每个环节的机械化作业,其制约因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就目前农业要实现机械化的发展现状而言,与我国土地经营制度、作物种植规模、科技投入、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素质和农机与农艺融合度等关系最为紧密。
(1)土地经营模式与农业实现机械化不相适应
新中国成立之初,土地经营由私有私营转变为公有公营,也开户了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转变,农业实现机械化作业被重视与发展,农业机械在公有公营制度下,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公有公营模式农业生产者积极性不高,生产力低下,致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改革开放后,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实施,极大调动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但土地家庭承包制使整块成片的土地经营细碎化、分散化,家庭因土地经营面积小,使农业使用机械化进程一度的发展迟缓,甚至停顿,随着城市的扩张,科技的发展,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能代替人或畜力解决重劳动的价格低、简单实用小型的农业机械不断被农民所接受并推广和使用,小型的农业机械又一次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农业要实现全过程机械化,必须要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而目前的土地经营模式与农业实现机械化不相适应,要加快“三权分置”下的“土地经营权”流转进程,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种植全程机械化。
(2)作物种植规模化与农业实现机械化不相适应
根据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主办的“2019年全国农机工业工作会议”上,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关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的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底全国综合机械化率69%,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84%、56%和61%,其中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95%、81%、88%。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小麦、水稻、玉米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机械化程度已相当高,但就全国综合机械化率69%而言的小麦、水稻、玉米机械化率达88%,其原因是作物种植已成规模化。目前,各省市除去小麦、水稻、玉米等大宗农作物种植外,还不断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农作物,如粟米、辣椒、番茄等,这些具有区域特色的作物因种植面积小,未形成种植的规模化,综合的机械化程度较低,要实现此类特色作物机械化,须形成种植规模化,才能促使相关农机企业加大特色作物全过程农业机械研制的投入,实现机械化作业,全面提高全国综合机械化率。
(3)科技投入与农业实现机械化不相适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自2004年颁布实施以来,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2 000多亿元农机购机补贴资金,激发农村农机市场,迫使农机企业加入科技资金研发的投入力度,开发新型先进的农业机械投入市场,但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国内农机产品与国外先进农业机械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尽管国内农机企业用于研发费用逐年增加,占企业销售额的比例接近2%,但与国际农机巨头研发费用一般占销售额的 3%-6%,差距较大。[4]因为农机企业科技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企业为保障利益,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高性能拖拉机、大型植保、收获机等方面,对规模种植面积小、特色农作物等机械的研发考虑的少,甚至不考虑,仅靠区域内的小型农机厂投入少量资金进行研发,大大制约了农业实现机械化的进程。要应地制宜,有重点的对区域内特色作物农业机械的研发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保障各作物农业机械均衡发展,提高全国综合机械率。
(4)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与农业实现机械化适应
随着城市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劳力和有知识的青年离开农村,投入到城市建设、服务的各领域,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日趋严重,从事土地经营人员的文化水平和素养较低。操作和使用各类先进的农业机械需要有一定科技知识水平的农业从业人员,现代农业的实现更需要科技型农业从业人员做支撑。要加大对现有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与技能培训,加快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的实施,让懂科技、有知识、有资金的专业农业人员人事适度经营土地,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5)农机与农艺融合度与农业实现机械化适应
农业机械化是运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它具有保证农业增产增收,减少灾害和损失;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作业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等作用,它作为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代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指标和重要标志,只有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艺是生产对人类有用的动植物,以及在不同程度上配制供人类使用的产品及其处置的科学技艺,主要包括大田作物的栽培、育种、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农机具应用、农田灌溉和排水、农产品的初步加工和贮藏以及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等。绝大多数农业从业人员认为,农机就应该服从于农艺,殊不知即使再好的农艺,若没有农机来实施,效果都将大打折扣。毕竟,农艺如果没有农机来替代人力实施,劳动强度太大,人们就不会采用,提高作业效率、作物产量也就流于空谈。要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协调好农机与农艺的关系。先进、高效的配套机组的农田作业必须符合当地的农艺要求,同时,农艺也必须适应机械化作业的要求,二者相互依存。农机农艺有机融合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引擎。要使二者有机融合,在农艺方面必须加快培育适合机械化生产的作物品种,制订完善适应机械化作业的种植技术体系,用标准化引领规模化,用规模化带动产业化;在农机方面必须提升现有机械化技术水平,优化、升级农机装备结构,加快研发适合农艺要求的农机装备,在关键环节实现突破。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制约农业实现机械化的因素分析

下一篇: 制约农业实现机械化的因素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