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搬去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规划设计
 
更新日期:2021-05-19   来源:   浏览次数:49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易地扶贫搬迁以改善人居环境,创造就业机会为导向标,因此这个工程不是简单的举家搬迁,落地生根。其涉及到搬迁户的脱贫后生计问题、居住适应性和城市

 
 易地扶贫搬迁以改善人居环境,创造就业机会为导向标,因此这个工程不是简单的举家搬迁,落地生根。其涉及到搬迁户的脱贫后生计问题、居住适应性和城市化等问题。提升社区的适应性是完成后续任务的首要一步,作为城镇周边新建的一个社区其治理方式和布局特点既不与移民前的乡村类似但也不能照搬城市管辖方式,因此为了更好的稳住移民,使其在新社区能够有主人翁意识和主动性精神,就需要从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这类硬件配备着手,从生活方式和公共服务对移民进行城市化融入。
(一)政策规划导向
《中国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白皮书中明确规定安置区建设规模要适宜、功能要齐全、生态要宜居,配备好水、电、网及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好科、教、文、卫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生活超市、营业网点、公共交通等生活服务设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今年3月份联合其他12部门引发了《关于印发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在完善安置社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安置区的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等方面具体出台了25项政策措施。移民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备情况是有效保证基层社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的保证。由于现代社会的资源分布呈现分散化的特点,因此新社区搬迁既要注意自然空间的优化更要重视社会空间的提升,集中化的安置社区使政府在安置区提供的公共服务成本减少,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根据贵州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据联合印发的《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规划(2016-2020年)》,规划文件中指出坚持保障基本完善配套、坚持整合资源稳定脱贫等重要原则,明确以城镇为重点安置方式,着力抓好“建房、搬迁、就业、配套、保障、退出”关键环节。要满足搬迁群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出行、用电以及通讯等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享有便利可及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搬迁后移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与全国人民一齐迎接全面小康社会。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社区再造和重建工程,涉及安置住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涉及搬迁群众就业创业、社区管理、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
“搬去哪”是搬迁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搬迁后能否实现脱贫的关键。按照群众自愿、应搬尽搬的原则,结合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国家发改委的文件中规定了要采取集中安置为主、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在选择具体搬迁落户的安置区时,按照城乡一体化统筹、对新社区布局进行优化、用地遵循集约和规模适宜的原则。集中性的安置区选址应以有利脱贫为指导原则,在交通较为便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产业发展较好的中心村、小城镇、产业园区的安置区建造较为符合实际。在安置房的配套设施建设方面,要综合考虑搬迁群众的生活生产以及就业便捷为目标。
(二)搬迁移民需求导向
从资源条件较差的荒漠土石连困区搬迁的主动意愿体现出搬迁群众同中央的政策初衷一样:改善居住环境,以此来助推脱贫。基本的人居环境是生产就业的基本保障,从这个角度出发,易地扶贫搬迁还可以被理解为将减贫当做最高目标而进行的将居住于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地区贫困人口迁向自然条件较好地区以及与此联系的社会经济系统重建活动。以移民对于新社区的首要需求应是基本的安全居住,在此可以引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行为动机按照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情感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的划分是基于马斯洛提出的两个基本论点:其一,个体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才会影响行为;其二,个体的需要是按层次顺序出现的,只有当低层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更高层级的需要才会产生。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搬去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规划设计

下一篇: 搬去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规划设计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