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怎样融: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情况调研
 
更新日期:2021-05-19   来源:   浏览次数:53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保障群众基本权益上,安置区已完成户籍迁移811户共计3132人,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市民证发放率达100%;建设投用的小学和幼儿园

 
 (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在保障群众基本权益上,安置区已完成户籍迁移811户共计3132人,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市民证”发放率达100%;建设投用的小学和幼儿园来完善公共教育服务,目前小学在校生达1012人,幼儿园在校生282人,社区还全面落实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政策和“营养餐”计划;建设投用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配备医护人员11人,开放性病床21张,已同县城个大医院建立协作机制,定期开展医疗巡回服务;在社会保障方面,已经实现户籍迁移的群众可享受城镇最低保障补贴;为进一步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该社区建成投用了“六个一”服务工程配置了社区服务大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便民超市、文体活动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益童乐园以及其他在建的公共服务设施。
(二)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为推动搬迁群众劳动力全员培训,对社区内1130户2330人通过“以岗代训”等方式,开展了电工、缝纫、茶叶采摘等各类技术培训25场次1376人,培训合格率达100%;在促进搬迁劳动力充分就业上,社区组织劳务推荐输出,同时实施就业援助补贴并用好“公益性岗位”,在两年间共组织352家企业到社区开展专场招聘会12场;社区还组建了物业管理公司,已开辟就业岗位18个,解决就业18人,每人每年增收21600元。
(三)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建成投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道德讲堂和移民夜校开展感恩教育,对每户家庭完成新旧住房对比照片张贴,开展各种教育活动31场次、挖掘典型事迹17起;在创建文明社区上通过普法教育、法制宣传完成小区公益广告和核心价值设置;社区占地3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置了20平方米的LED显示屏,3个社区广播,3套健身器材;为培养搬迁群众市民意识,开展了“共筑行动”,建立“干部职工+搬迁群众”的“5+N”(去一次学校、到一次医院、逛一次菜场、进一次银行、乘一次公交)和“七个一”(一次大扫除、一餐暖心饭、一次帮忙拨号、一次知心话、一个生活问题、一场电影、一次安全检查)的市民意识培育机制体制。
(四)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社区组建了J社区筹备工作组并驻街道办事处,管辖统筹社区居委会,在2020年5月21日,社区成功选举产生居委会成员7人,选举楼栋长54人,居民代表42人,其中搬迁居民占比30%。社区还建立健全了群团组织和社会力量协同参与机制,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已分别派驻志愿者开展服务;社区警务室实行24小时亮灯,小区监控共安装了390个,实现小区监控全覆盖。
(五)基层党建体系
在小区搬迁后组建了易地扶贫搬迁临时党委,组建了100个临时党小组,现已经成立了社区党支部共计党员50人,组建了5个党小组。社区的干部队伍分别从县城各社区各部门抽调或下派一名干部到J社区任职,并从16个乡(镇)抽到了16名业务水平高,思想政治素质强的干部职工到J社区集中办公。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怎样融: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情况调研

下一篇: 怎样融: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情况调研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