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即个人数据,产生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正因如此,个人信息的内容也随着时代特征的变革和人类生活习惯的改变而发展,其边界是动态的,高度依赖于所处的时代和场景,如在道路通行中产生的交通信息,在学校产生的教育信息等等。但是,并非所有的个人信息都会对个人产生直接影响。为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学界通常以个人信息对个人是否具有直接影响性为标准,将个人信息分为敏感信息和非敏感信息,“敏感信息是指关涉个人隐私核心领域、具有高度私密性、对其公开或利用将会对个人造成重大影响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密码等。由于在实践中具有较高的效用和价值,敏感类信息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考虑到这一点,本文也暂且搁置非敏感信息对个人产生的间接影响,主要将焦点聚焦在敏感信息上。
根据敏感信息的定义,结合研究的群体及内容,为更充分地认识个人信息对校园安全的影响,本文将个人信息主要分为身份信息、金融信息及隐私信息三大类,诸如交通信息、饮食信息等其他信息不作为本文关注的内容。
身份信息是指关涉“我是谁”的信息,是个人信息的基础。对高校学生来讲,主要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职业、家庭住址、学校、学号、专业等信息。获取身份信息是不法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第一步。电信网络诈骗具有非接触性。一方面,不法分子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精准获知受害人姓名、职业、联系方式等能够有效降低受害人的防范心理,获取信任,从而提高诈骗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在好奇心、贪图小便宜等心理的驱动下,被害人很容易上当受骗,遭受财产损失。
金融信息是指与资金财产有关的信息,是个人立足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就高校学生而言,主要包括银行卡、信用卡、校园卡、支付宝及其他购物网站账户密码等。不法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终极目标是骗钱,因此金融信息是实施诈骗的必经之路。不法分子往往打着“注销贷款账户”、“清空贷款额度”“网络购物退款”等名义让被害人产生害怕信息,抓住被害人急于撇清关系的心理,让被害人转移财产或者诱导被害人按照指定步骤操作,从而实施诈骗。
隐私信息是指个人不愿向外分享或个人较为敏感的信息,如身体缺陷、过往病史、犯罪记录、私生活信息等。一般来说,在与隐私信息相关的电信网络诈骗中,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受害人的羞耻心、自尊心,对其进行骚扰、敲诈和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