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孟子“四心”向“四德”转化的可能
 
更新日期:2021-05-27   来源:   浏览次数:63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孟子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发端,人们具有先天成善的道德能力。孟子曾把这种人性善称之为天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发端,人们具有先天成善的道德能力。孟子曾把这种人性善称之为天生的规律,认为“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在成人之道上要把握好人之本有“四心”的优势,将“四心”扩充开来,并以杞柳为喻顺着人善的本性,做好道德教育的引导。
(一)孟子“四心”与“四德”提出的背景
孟子的“四心”“四德”之说是对儒家既有人性说的继承和创新,同时也是对告子“人性无善无不善看法的回应,展现了孟子独到的思想造诣和理论观点。第一,孟子的“四心”、“四德”之说是对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继承和发展。纵观《论语》不难发现,孔子很少谈及人性,唯有一句“性相近,习相远”作为后世儒家所依据的人性理论。孔子认为人性其实大概相近,人与人的差别就在于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孔子所说的人性相近是一种普遍概念,认为这是人都应所具有的本质特征,他并没有正面回答人性的善恶问题,而是将人性问题的侧重点归置于后天的教育培养,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可以实现理想人格的。孟子在孔子的“性相近”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更深一层的观点,一方面孟子将人性相近之处引申为人性向善,“人性有天赋的善端,落实到人的内心来说,就是四端或四心 ,孟子把这看作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认为天生则具有“不忍人之心”,进一步提出了“四心”之说,更是以此区分了人性与动物之性,认为人性向善是人所独有的美好品质,肯定了人独有的意志和品格。另一方面孟子提出了“习”的具体之法,他将实现道德人格的方式一方面归结为扩充“四心”,另一方面提出“得其养”的路径,从“四德”的源头为实现道德人格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办法。
第二,孟子的“四心”、“四德”之说是对告子“性无善无不善”的批判和思辨。告子将人性比作流水,水从东方开了口则向东流,从西方开了口则向西流。所以人性也无善恶之分。孟子对告子之说做出辩论并给予否定,认为人之性犹如水向下流的特性,人亦生而向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就是说,人的道德心理不是像销金那样由外在的力量加于我的,而是我内心本来就具有的。”在孟子的人性学说当中,相对于告子,孟子的最大的理论创新就在于他将“性”的概念与告子“性”的概念区别开来,孟子更加关注了人的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孟子从心性的基础上肯定了人具有先验的道德能力,为人格的培养提供了肯定意义的方向和激励作用。
(二)孟子“四心”与“四德”的内涵
“四心”与“四德”是孟子提出的重要概念,由人所固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引发仁义礼智“四德”。首先“四心”是“四德”的内在根据和出发点。在孟子看来,“四心”虽然只是“四德”的发端,但其重要性却不可忽视。孟子认为,“四心”是“四德”的一种萌芽状态,它可以随着经验生活的日积月累和道德环境的不断激发,自主地生成、发展并建构起人的道德品质,从而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人。而这种不断被激发的根源就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所举的例子表明当人想对溺水的小孩子施以援手的时候,这种心情并不是出于对外在名利的追逐,而是人天生所固有的“不忍人之心”。此处“乍见”一词用的极好,突显了“不忍人之心”是第一反应表现,下意识由心而发。由此可见,“四德”的实现来自于“四心”,以“四心”作为成善的心性基础。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孟子“四心”向“四德”转化的可能

下一篇: 孟子“四心”向“四德”转化的可能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