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大国经济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揭示双循环联动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等。三者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理论框架。
1.大国经济发展理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
大国经济发展理论主要沿着斯密经济学范式和马歇尔经济学范式两条路径。亚当·斯密阐释了市场规模扩大推动分工深化的经济效应。《国富论》中指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而分工的程度,总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由人口众多所形成的超大市场规模是大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这是因为超大市场容量带来劳动分工细化、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业竞争力提升。马歇尔经济学范式指出,大国经济的规模性不仅表现在人口众多以及幅员辽阔方面,也表现在资源丰富和市场需求大等方面,由规模经济带动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并由此获得竞争优势已成为定律。两种范式均表明大国经济发展具有规模性、内源性和多元性等特征。当前,我国经济体依托超大规模的人口、国土空间、经济体量和统一市场,形成了叠加耦合效应,构成了经济的超大规模性,具体体现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空间集聚、创新学习和发展外溢等5大方面效应超大,依托国内经济的超大规模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发挥内需的巨大潜力是我国在中长期为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等不确定性变化的必然选择。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缺一不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本质上是良性循环经济,而《资本论》中蕴含的以资本生产及空间为轴心的空间生产理论,表明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缺一不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阐述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循环:“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国民经济得以周而复始、连续不断地循环运行。相比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制度“使得生产、占有和交换的方式同生产资料的社会性相适应”,这构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根本条件。其次,《资本论》中展现出的以资本生产及空间为轴心的空间生产理论,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理论支撑。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及地租时指出:“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经济增长的实质是资本发现、生产并占有新的经济空间,并据此实现资本增殖的过程。就此意义而言,经济发展天然具有空间需求,近现代以来持续迭代的科技革命、不断扩张的世界市场、纵深发展的全球化浪潮,本质上都是在为经济发展开拓新空间。近年来,全球化遭遇逆风和回头浪,百年大疫阻断正常经济活动空间,甚至造成经济社会一度停摆,全球不确定性和风险点显著增多,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受到挤压,这严重影响了中国参与国际市场循环的进程。基于此,一方面须深入挖掘国内市场空间,畅通国内大循环。另一方面,须以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开拓经济发展国际新空间,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内国际双循环对于大国经济发展而言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