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主客双方的非结构状态
 
更新日期:2021-05-28   来源:   浏览次数:55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游客的非结构状态游客在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首先会脱离自己习惯生活的空间和社会,进入东道主与游客互动的关系空间即旅游场域。对于游客而言,外

 
 1游客的非结构状态
游客在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首先会脱离自己习惯生活的空间和社会,进入东道主与游客互动的关系空间即旅游场域。对于游客而言,外出旅游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转移,还意味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常规社会关系的消解乃至逆转。无论游客的职位高低、财富多少,在旅游地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标签即游客。游客自己积极追求差异化的体验,想要极力摆脱日常的行为模式,因此,游客所面对的非结构状态是自己主动踏入的,甚至是追寻内心深处具有“远方中心”意义的结果。
在游客心中存在一定的非结构水平,是游客评判非结构状态的衡量性指标。当游客体验到的现实非结构高于能够接受的非结构状态或者低于期待的非结构状态时,都会引起游客的不适应。现实非结构水平与期待的非结构水平和能够接受的最低非结构水平之间会形成一定的张力。除此之外,游客虽然身处旅游场域中,追寻着非结构的状态,但是由于惯习的连续性,游客仍然无法完全抛开日积月累深深附着的结构化特性,使得游客在主动追求非结构和受制于结构化之间摇摆,在这两者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的张力。
游客所处的现实非结构状态中暗含着三方面的张力。一是与期待的非结构状态之间的张力(YB124:“没有感受到活动项目”;YA079:“不同景点的介绍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介绍少”);二是与可接受的非结构状态的张力(YC095:“有的服务人员态度不好”;YB032:“门票不是通票,买了那么贵的门票之后,还有小门票,让人心里不舒服”);三是与暗含的结构之间的张力(YD011:“饮食单一,没考虑我们南方人的饮食习惯”;YB037:“饮食不习惯,每顿都是面食,太清淡没有味”)。
由此可以发现,非结构状态既能带给游客愉悦和释放,但也带来了不舒适或不适应,游客在明显的非结构状态中隐含着对结构化的依赖。所以,游客所处的旅游场域中包含着游客惯习、游客认知积累和情感期待与反差所形成的隔阂,他们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张力,这些张力之间的缝隙便是主客互动的摩擦区间。
2东道主的非结构状态
身处旅游地的东道主没有发生空间位移,但是随着游客到来或涌入,东道主所处的社会场域受到干扰,无论东道主自己是否愿意,他们都必然被裹挟进入不断变化且充满流动性的旅游场域,使他们被动地陷入非结构状态中。
游客的到来,占用了当地的道路,分享了周边的设施,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使得东道主的状态不同于他们生活的日常(DD089:“最大的问题是交通,周六周天不敢出门,路上全是车”;DS015:“春节来的人太多,堵了路,游客进不来,我们也出不去,想去探亲都无法正常安排”)。
此外,为了吸引、接纳和愉悦游客,东道主所处的结构社会受到限制或在心理上遭到破坏,如土地被征用,不能随意修盖房屋,核心区居民搬迁,物价变得越来越高、交通统一化管理等(DB087:“以前的田被征用了,还得想办法讨生活”; DC029:“自己的房子自己不能随便修盖了”;DA042:“生活成本是变高了”;DB074:“交通运输对外承包了,当地人不能随便跑出租了”)。有的时候,东道主的日常生活结构直接被打破,(DD051:“国庆特别忙,都没有时间吃饭”;DS014:“有时候指挥交通,被堵在路上,吃不上饭,还有遇到救援探险的,折腾一晚上不能睡觉)。
由以上分析可知,非结构不只是游客的非结构,东道主也被动陷入非结构的状态中,虽然他们并没有追寻非结构的逃离或释放,但不管东道主是否愿意,都会被卷入非结构的状态中。另一方面,东道主仍然以结构化作为显性状态,他们的空间位置、饮食起居、社会关系仍然以固有的结构为主,非结构状态仅是隐含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而且,东道主面临的非结构状态不像游客那样短暂,其隐匿于逐日更迭的积累中,甚至可以说旅游地的东道主就生活在结构与非结构的持续交互中,与游客的互动,是一种常态,互动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张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主客双方的非结构状态

下一篇: 主客双方的非结构状态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