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更新日期:2021-06-01   来源:   浏览次数:42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课堂教学评价的初衷是测量课堂教学效果,通过评价发挥对教师教学的激励与引导作用。现行评价基于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评价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课堂教学评价的初衷是测量课堂教学效果,通过评价发挥对教师教学的激励与引导作用。现行评价基于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评价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更多是从管理角度收集质量信息,对评价课程、被评教师、评价主体的分类相对粗犷,对学生学习效果关注较少,对评价数据的深度挖掘应用不够。
1.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侧重点不明确。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在于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1。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虽然基本实现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与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但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主要是体现在不同评价主体间评价内容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性并没有充分考虑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特点与能力,没有真正建立起基于不同评价主体和不同类型、性质的课程而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针对性不够2,评价内容大同小异,更多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设计、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师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相对缺乏。尚未建立与被评价课程的性质或特点,被评价教师的教学经历或职称等相适应的差异性评价,评价指标设计并没有实现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师教学风格等的有效结合,评价质量信息的有效性不高。
2.评价指标产出导向理念体现不明显。课堂教学质量体现在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习效果两个方面,学生中心和产出导向是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基本理念,但从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现状看,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关注较少,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侧重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对教师教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涉及较少,对教师教学是否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上存在缺失。尽管部分学校基于产出导向理念,从学生学习效果角度设计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了解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获得能力等学习效果情况,但评价只是从学生自身感受对知识、技能理解与掌握效果进行判断,指标未涉及思想、情感变化及深层性课程目标达成的判断。
3.评价对教师发展作用不突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初衷是测量课程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持续改进,但现行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更多是管理部门为加强管理获取教学信息的需要,评价指标内容与标准统一,没有个性化体现,评价方式以评分量化评价为主,主观定性评价相对较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多作为教师教学效果的结果鉴定,质量评价往往转化为“评优”与“末位淘汰”,简单地利用形成的评价结果对教师进行奖惩。将评价信息应用于分析课程本身的设置及目标确定合理性,诊断教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应用、课堂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较少,课堂质量评价在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提升教学能力发展上存在作用不明显,导致教师正面关注不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尚未形成有效的质量改进良性循环机制。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下一篇: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