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学生流失原因分析
 
更新日期:2021-06-09   来源:   浏览次数:36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经过分析各学习阶段学生的流失数据、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以及对部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访谈,笔者试图从孔院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寻找问题

 
 经过分析各学习阶段学生的流失数据、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以及对部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访谈,笔者试图从孔院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加以改进,促进拉大孔院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为兄弟孔院更好地留住学生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一)孔院管理不够完善
1. 招生阶段调研不充分
孔院在招生阶段片面追求报读学生数量的增加,没有对学生学习需求、目的和动机等客观因素进行基本的摸查,也缺乏对学生的、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主观因素的了解。导致招进来的较大一部分学生并非真正喜欢这些课程,在一段时间过后出现学习人数较大幅度下降的情况。由于报名入学并没有设置任何门槛,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非智力因素等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一些学生在尝试过一段时间之后,因种种主客观原因,中断甚至放弃学习。过低的入学门槛和学习要求导致连续几年均出现学生招得多,流失也多的情况。
2. 开课安排不太合理
拉大孔院本部教学点课程上课的时间固定在工作日的晚上六点到八点半,没有其他的时间段,对部分学生而言这样的课程安排不太合理,学生们无法合理协调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根据笔者上课的观察,每天晚上六点钟开始上课之后,总会有若干学生姗姗来迟。不少人上课前还来不及吃晚饭,精神状态往往欠佳。开始上课后,学生需及时将大脑调到中文“频道”,重拾上节课的语言记忆,又要花去不少时间。尽管教师尝试各种方法调节上课气氛,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课上了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仍会感觉困倦,听课效果不甚理想。
3. 考勤管理与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调查发现,拉大孔院学生学习期间流动性大,出勤率低。在经过了几周的初步接触后,因感觉学汉语难度大、与母语差异大、发音困难、汉字数量巨大等等主观原因,很多学生对汉语的好奇心开始减退,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打击,学习开始出现惰性。一些觉得还能坚持的学生开始不时缺课,想学了就来上课,不想学了或天气不好就干脆不来。还有一些学生几周后中途退出,不再继续。虽然教师每堂课都统计出勤情况,但学生并不在意出勤率。就连坚持学习的学生中也会有一些人时不时以各种理由缺课旷课。这与考勤只作为一项程序,没有与奖惩机制挂钩有关。汉语课作为兴趣课和选修课,学生上课全凭个人喜好,孔院对其没有更多的约束机制。
4. 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在笔者的调查中,27%的弃学者认为,在孔子学院所学的内容跟他们的预期有偏差。目前,孔子学院汉语课程仅依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学习时间的长短简单分成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和高高级班。课程均为综合课,将听、说、读、写融合在一起,没有开设分技能教学课程。未对一些在商务交际、新闻阅读、公函写作等方面具体的学习需求进行充分考虑。部分学生认为,所学语言知识与当地实际和日常应用场景脱节,实用性不强;亦有学生表示,汉字教学所用的时间偏少,构字理据介绍不够系统,学生的认字与写字能力、拼读与会话能力的差距都较大。另外,每年都有数十名学生参加各级别的HSK、HSKK考试,但孔院却未能系统性对该类学生开设专项考试辅导课。部分中学生有着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坚持情况良好、有意赴中国留学的特点,他们对汉语预科课程较感兴趣,希望可以为他们开设汉语预科课程,使所学学分能为日后赴中国学习的大学所认可。如能对以上几类有着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开设相应的定制课程,扩大汉语学习的受众范围,并着重培养若干尖子生,这样就能在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同时形成标兵示范效果,相信此举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学生加入孔院课程,并使已经开始学习的学生稳定下来。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学生流失原因分析

下一篇: 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学生流失原因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