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校思政课“转融参双”混合教学模式的内涵与路径
 
更新日期:2021-06-10   来源:   浏览次数:27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基于新时代大学生与高校教师主体特征、思政课教材内容严肃性、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相结合等新时代主客体变化特点,在借鉴思政课现场

 
 基于新时代大学生与高校教师主体特征、思政课教材内容严肃性、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相结合等新时代主客体变化特点,在借鉴思政课现场教学协同模式、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众教学模式、其他混合式教学模式等基础上,构建了“转融参双”混合教学模式。这一模式通过学生特点、教师经验、信息中介、管理机制等一切有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元素有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新型教学结构。“基于个体经验和感性认知的自发行为,提升为基于遵循混合式教学客观要求的自觉实践。”“转融参双”混合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转”是指教学思路、思想表达、语言表达、内容表达等四个方面转换
一是从陈述式教学思路转向思考引导式教学思路。体现教学思路的章节标题设置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和权威专家统一制定的,体现了教学思路的统一性、整体性、严肃性。然而,这种统一的陈述性教学思路不易看出问题导向以及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很难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马克思深刻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因此,应将这种统一的、严肃的陈述式教学思路进行适当调整,转变为容易引发学生兴趣的思考引导式教学思路。思考引导式教学思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问题导向,二是逻辑导向。问题导向,要求教学思路的呈现内含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递进过程。这种思考引导式的问题,可以以理论式、陈述式、疑问式、反问式、推理式等方式提出,并且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直观的,需要教师引导和学生分析思考去得出。逻辑导向,就是教学思路在问题导向基础上要内涵事物发展的因果逻辑路径,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或“问题——原因——结果”等内在逻辑表达。问题导向和逻辑导向,体现思想表达和价值表达的维度和深度,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优良传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思路优化的指导性方向。
二是从国家性、集体性思想表达兼顾个体性思想表达。一些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思政课过多呈现国家性、集体性等“高大上”的思想内容,缺乏个体化、平民化思想表达,故而难以走进学生内心深处。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任务在于表达和宣传国家性和集体性思想,即主旋律思想。但随着时代发展以及大学生个性特征,思政课教学也应注重个体性的思想表达。当然,思政课的思想主旋律还是以弘扬国家和集体为主。“强调集体主义价值为主旋律,就必须承认其他价值观,包括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存在。其但其他价值观必须接受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引导。思政课的思想表达,应兼顾国家性、集体性、个体性等多面性思想表达为一体。
三是从政治性“冷”语言转向交流性“热”语言。思政课教材语言的政治性表达特点,使得教师教学语言呈现出更多政治性。课堂上过多的政治性语言,使学生感到理想与现实、自身与社会很远,也很难感受到课程的语言魅力和价值引导。从小学到大学,这一特点基本恒定。提升学生对思政课兴趣,需要将教材和教学中的政治性“冷”语言向交流性“热”语言进行转换。政治性“冷”语言侧重体现时代发展、体制机制、宏观管理、国内国际等视角和用语,交流性“热”语言侧重体现个体发展、学校家庭、微观心理、大学生活等视角和用语。政治性“冷”语言注重“自上而下”表述,交流性“热”语言注重“自下而上”表述。通过语言特点的转化,使学生可以从政治性语言中体会国家和集体对个人的热度和温度,而不仅仅只听见宏观概念。当然,语言转化,不代表不使用政治语言,对于政治性较强的知识还需要政治语言,与此同时更多从“自下而上”、学生角度讲解思政课内容。
四是从报告式、条文式教材内容转向互动化、可视化内容。由于高校思政课教材由中央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学者指导和审定、与党和国家政府报告具有内在联系性,因此思政课教材文本内容呈现报告式、条文式的结构内容。这种结构方式使得学生的可读性不高。思政课教学应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展开,但不能仅仅以教材内容为课堂讲解内容,否则学生对教材的可读性和课堂听课率大打折扣。为此,应将报告式、条文式教材内容通过教师讲解向互动式、可视化内容转变。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在讲授教材中心思想和重要内容基础上,填充相关理论分析、案例分析、时事热点、短视频等内容,使教材内容“生动”“活跃”起来,从而提高学生抬头率和听课率。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校思政课“转融参双”混合教学模式的内涵与路径

下一篇: 高校思政课“转融参双”混合教学模式的内涵与路径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