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加强我院通识教育的对策探索
 
更新日期:2021-06-10   来源:   浏览次数:45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目标确立目标指导实践。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简单的将高职教育的落脚点放在以就业为导向上,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实践中,笼统的以此为聚焦点,就会使

 
 1、目标确立
目标指导实践。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简单的将高职教育的落脚点放在“以就业为导向”上,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实践中,笼统的以此为聚焦点,就会使高职教育的关注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之上,而使得高职教育变成了专业化、功利性、将学生工具化的教育。因此,需要我们从学校到教师到学生,改变固有思维模式,学思践悟通识教育。
首先要提高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认知,通识教育并非是对原有专业教育模式和内容的小修小补,单纯强调知识量的增长,而是要从全局对知识结构、获得方式和能力结构等进行综合设计。同时,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非对立面,加强通识教育,并非是要削弱专业教育。这两者的关系犹如鸟儿之两翼,唯有平衡发展,方能使高职教育平稳发展,进而助推学生在成为职业人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其次,教师要革新自己的观念。通识教育,不是某一门或几门此类课程老师的教育,而是融会贯通,在专业课中、在实训中、在日常教学和指导中,都是通识教育实施的时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授知识、技能,更要通过知识的传授,引领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养、思维能力等,以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渗透融合,做到博中有专、专中有博,博专结合。
同时也要向学生灌输全面发展的理念,使学生摆脱狭隘的自我定位,将视野放大,注重个人人格、素养、思维能力、学习力等的发展。
2、内容构建
通识教育的实施,并非简单地增加几门非专业性的课程、开展几次主题活动、举办几次讲座这样简单,如果仅仅是这样,通识教育的精神和出发点将被遮盖和扭曲,成为迎合潮流的、流于形式化的举措,不仅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反倒成为加重学生负担的包袱。
国内外对于通识教育形式的构建,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其中不乏成功范例,我们自然可以奉行一定程度上的拿来主义,把优秀的、卓有成效的同时又适合我们学院情况的成果拿来运用,并在具体实践当中去修正和完善,使之成为自己的体系。
首先是通识课程的开设,需要在对学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的培养方案,选出适合学生的、能够真正吸引学生和影响到学生的课程。其次是网络课程的监管。网络通识课程的弊端已经在诸多高校里显现出来,缺乏线下的反馈和考核,网络课程很容易流于一种虚无的手段。这就需要学院根据课程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制定不同形式的考核方案,使网络课程真正成为方便、有实效的课程。再者,丰富目前已有的通识教育活动形式,开发一些以实地调查、参观、体验等为主要形式的教育项目,让学生走出去,用最切身的体会,理解和深化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做到知行合一。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加强我院通识教育的对策探索

下一篇: 加强我院通识教育的对策探索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