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历史教育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的传统。”将“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是讲好“概论”课本身的教学规律和内容需要。“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有利于增强“概论”课的吸引力、说服力、自信力。
(一)增强理论的吸引力。“概论”课,说白了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本身是理论课,但是如果能很好地把“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概论”课将不再枯燥和晦涩。历史总是和故事联系在一起,而“概论”课的理论也不是凭空产生的,理论是从历史过程中走出来的,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中走出来的。如果能够通过历史细节,还原和再现概论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过程,则这样的课无疑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意愿,而且也能加深和提升学生对“概论”课理论的理解和效果。西安外国语大学张亲霞教授认为,“四史”教育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主要是因为历史事实与历史故事具有多样性、鲜活性以及能够打动学生的特点。
(二)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概论”课讲“四史”要从历史的唯度,用辩证的思维,重点阐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些重大理论问题,而回看历史是对问题的最好回答,这些结论都是从历史中得出来的,也在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得到反复验证。因此,脱离历史,不谈“四史”,是讲不好“概论”课的。如讲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一定要讲这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一定要联系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从历史中抽象出来的理论、逻辑,并不是孤立存在而能够证明自身的,只有回到历史中才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因此,“概论”课不能也不应成为简单的机械灌输和重复的结论式的所谓“洗脑”,要结合具体的历史,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的思维来认识和理解现实理论的历史必然性,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三)增强理论的自信力。回顾历史,不是迷恋或悲切历史,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看清未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道路是实现现代化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将“四史”教育融入“概论”课程,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如回顾七十年新中国历史,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和现实是坚定“四个自信”的最强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