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的现状
 
更新日期:2021-06-11   来源:   浏览次数:51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藏传佛教于16世纪传入蒙古地区,逐渐成为蒙古民族全民信奉的宗教信仰,到清朝中叶达到鼎盛时期。当时,约有1500座寺庙遍布内外蒙古各地,喇嘛人数达20

 
 藏传佛教于16世纪传入蒙古地区,逐渐成为蒙古民族全民信奉的宗教信仰,到清朝中叶达到鼎盛时期。当时,约有1500座寺庙遍布内外蒙古各地,喇嘛人数达20万之众,寺庙及僧侣集团成为当时蒙古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地位显赫、影响深远。
享誉盛名的藏传佛教寺庙五当召,位于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吉忽伦图山南麓,是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传承寺庙,其独特的资源蕴含着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和地理文化信息,被称为内蒙古及包头市文化资源的一个制高点。它可与西藏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齐名,是我国藏传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素有“小布达拉宫”的美誉。由于地域及专业领域的限制,五当召蒙古文文献古籍散落于民间,没有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与研究。2008年 ,为积极响应国家抢救少数民族古籍的号召,包头市民族宗教委员会开展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蒙古族卷》的编纂工作,在五当召附近以及达茂等旗县区蒙古人聚居地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搜集、收购,收集到了五当召300多年前的蒙古文文献古籍,共计1600多件(份)。为了使这批文献古籍得到更专业的保护和修复,2011年,包头市档案馆将这批珍贵的文献古籍接收进馆,形成独立全宗——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2015年,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入选第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成为包头市首个获批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
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是关于五当召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到民国后期的原始蒙古文文书历史档案。内容涉及五当召的寺庙组织、寺庙宗教活动、僧人来源、寺属人口、寺庙经济、五当召与周围蒙汉地区的关系、五当召与周边蒙古札萨克旗、绥远城将军、理藩院和民国政府的关系、五当召与西藏、青海和蒙古其他寺庙及其高僧大德的关系等等。由于战乱、政治运动等各种原因,记载或反映蒙古地区寺庙历史的文献寥寥可数,寺庙本身的档案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则更加稀少,因此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尤显弥足珍贵。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的现状

下一篇: 五当召蒙古文历史档案的现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