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浅谈传统舞蹈如何进行活态传承
 
更新日期:2021-06-15   来源:   浏览次数:44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灯舞安徽无为鱼灯简介无为鱼灯于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流传于安徽省无为市的汉族民俗舞蹈,又称吉祥灯、太平灯、幸福灯,距今

 
 (一)“灯舞”安徽“无为鱼灯”简介
“无为鱼灯”于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流传于安徽省无为市的汉族民俗舞蹈,又称吉祥灯、太平灯、幸福灯,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据传闻在北宋年间,包拯从陈州放粮回朝后,曾向全国各地纳贡花灯,当时无为人进献了八条鱼,又称鱼灯,得到了朝廷的大口称赞,如此,“无为鱼灯”得以保存流传下来。
无为人民祖辈千年来临江居住,以打鱼务农为生,长江经常洪水泛滥,致粮食颗粒无收,为了祈求捕鱼平安、渔业丰收,定于每年正月初六至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为玩鱼灯的节日,把鱼灯当作神灵驱魔、赶魔,祈求平安。按照习俗,玩鱼灯的第一天叫开灯,最后一天叫收灯,开灯这天“独占鳌头”和“麒麟送子”两盏彩灯和八盏鱼灯被村民请出宗祠到村广场进行表演,正式演出时,八位鱼把子模仿鱼儿平时的活动,依次玩出:八鱼戏水、金钩挂月、大翻身、金龙抱柱等蕴含12个故事的12个动作,并摆出象征天下太平、人平水平、三山六水等12个字的造型,而对于鱼灯表演形式的具体出现时间并无明确记载,基于无为的历史发展脉络,当地政府更倾向于宋朝作为鱼灯衍生的时代。现如今,无为鱼灯主要以八里村和黄雄社区两个流派为主,其中以八里村的任氏与黄雄的潘家最为有名。
(二)“无为鱼灯”现状与“活态传承”
“无为鱼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虽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但并未被大众所熟知,所有资料仅存于部分网络媒体报道,且相关学术研究也寥寥无几。先前有学者,在无为县内进行走访调查,结果表明,知道了解鱼灯的人并不多,且知情者大多分布在无为县的西南部,甚至还有毫不知情的村落。除此之外,鱼灯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现实问题,缺乏人力,即缺乏传承继承人,这也是当下很多传统文化都在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对于这一现状,我们必然应该采取“活态传承”的态度以应对。“活态传承”的观念来源于对非遗的保护,它是对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衍生。传承本身就是一种保护,保护则是为了更好的传承,活态的本身就包含了创新,创新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保护。对于传统舞蹈的“活态传承”就是在最大限度的保护传承传统舞蹈的同时,赋予其“活性”,灵活变通、适应时代的发展最新潮流,以此来将传统舞蹈“活态”的传承下去。具体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传统舞蹈代表性传承人的重视与扶持
传统舞蹈的载体就是各方面的传承人,他们身上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没有他们,就没有传承,所以对于他们足够的重视与扶持是十分必要的。对此,国家也给予了传承人相应的荣誉以及经济支持,以此来保证他们有充足的资金开展传授活动。
“无为鱼灯”现有的代表性传承人任俊堂,今已77岁,是无为县无城镇新民村八里人,在其父亲的熏陶和影响下,他自幼对祖传鱼灯一直有执着的追求。父亲病逝后,他与爷爷一起重塑被“四旧”焚烧的鱼灯,并成为村里舞头灯的领队和扎灯的继承人,多次带领村民举办灯会、参加演出,他六十多年来始终坚守在传承鱼灯传统文化艺术的第一线,作为国家亲授的“无为鱼灯”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与政府的充分重视给予了任俊堂很大的肯定与支持,六十年如一日,这与国家的大力扶持是分不开的。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浅谈传统舞蹈如何进行活态传承

下一篇: 浅谈传统舞蹈如何进行活态传承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