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电子音像出版编辑的困境与电子音像出版业在整个文化传播版图中的尴尬处境是一体的,是技术推进下的文化传播生态根本性变革的表现。当下,电子音像出版编辑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过于依赖渠道导致选题策划思路僵化。上文说过,电子音像出版物的发行及传播基本依赖政府渠道。作为出版编辑,在选题策划之初就要考虑出版物的发行与传播,那么这就意味着,编辑在选题策划上必须有渠道思维,出版物卖给什么机构,可能通过什么官方渠道发行。这也意味着,编辑对于选题的策划与开发不是市场化的,不考虑最终用户的需求,而是揣摩渠道,比如农家书屋的要求。长此以往,出版编辑必然失去面向市场开发选题的意识与能力。这可以说是电子音像出版编辑的致命问题。
(二)载体桎梏导致运营方式单一。电子音像出版物的载体实际上经历了数个阶段,从一开始的磁带,到后来的光盘。如今,大部分从业者都意识到光盘难以为继,努力探索新的载体形态如U盘、二维码等。但是,由于行业的惯性以及长期以来建立起来的发行网络,加之电子音像出版社自身的经营范围要求,有形载体依然是编辑的主要选择,也依然是电子音像出版物的主流形态。而在有形载体的桎梏之下,电子音像出版编辑普遍缺乏面向市场的运营能力。毫不客气地说,电子音像出版编辑已经远离市场很久了,他们既不了解最终用户的真正需求,也不知道如何将有价值的内容送达目标用户。
(三)多媒体下的专业性缺失。电子音像出版物的媒介呈现形式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动画、视频,表面看来,相比图书以文字为主要呈现形式,更为复杂、多元、立体。但吊诡的是,多媒体呈现方式并没有带来知识含量同比例的增益,更没有带来应用场景的扩大,反而限制了其传播与应用。实际上,媒介形式多样,也就意味着需要为之配套更复杂的输出设备,对于阅读场所的要求也就更为苛刻。所以,多媒体反而导致应用场景逼仄,不利于传播。而对于编辑来说,需要处理的媒介形式越多,他所分摊到每一种形式上的精力也就越少。如果一个编辑要同时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那么这就意味着他必须了解它们基本的应用方式。但也就意味着他不可能专精。出版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于编辑而言,面面俱到而浅尝辄止不如深耕、专注于一种媒介形式的某一个领域。但当前电子音像出版面临的困境、市场的萎靡又倒逼出版编辑很难专精。这可以说是电子音像出版编辑的专业之殇。
以上三方面的困境其实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即产业式微。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个萎靡的行业无法形成充分、良性的市场竞争,更无法承载精细、优质的专业分工,其表现形式就是从业人员专业性与方向性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