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对“中性之欲”内容的阐释
 
更新日期:2021-06-15   来源:   浏览次数:47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首先,巴特通过道家思想解释了为什么要用欲望一词来表达中性概念。巴特之所以将中性视为一种欲望,原因在于他反对对这个概念进行断言式的判断,中性之

 
 首先,巴特通过道家思想解释了为什么要用“欲望”一词来表达“中性”概念。巴特之所以将“中性”视为一种欲望,原因在于他反对对这个概念进行断言式的判断,“中性之欲”的源头便是对二元性的聚合关系以及意义产生的破除,对于巴特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去追究中性的涵义到底是什么,而是欲望的产生。这种欲望似乎是不可言的,因为它无法体系化,只能被展示出来从而唤起人们对于差异和完满性的追求。我们无法用判断性的话语来为“中性”定性,因为它并非是要否定其他所有项而凸出自己,也非用强势的力量进行对抗,而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状态,对于巴特而言更是一种新的起点。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个人状态就是老子所说的“了解道的人不谈论道,谈论道的人不了解道”。
其次,巴特将“道家”思想中的具体言论与“中性”包含的不同元素相连接。巴特在开篇引入《道德经》第二十章的内容作为权充题铭之一,通过“我”与众人之间状态的对比呈现出一种平和、淡然的状态,而这也为“中性之欲”的阐发奠定了非对抗性的基调。之后在“色彩”这个熟语的论述中,巴特再次引用了老子的话“我是无色的……中性的,就像尚无最初的情感的婴儿,没有意图,没有目标”,老子崇尚对人性对自然最初状态的复归,虽然允许不同色彩的存在,但却采取一种差别之上的无差别状态。对于“中性之欲”而言,不需要通过色彩的划分来区别意义,不对任何色彩做出选择则意味着没有任何权力的压迫让“我”做出判断。此外,巴特在表达对言语行为的看法时引用了《道家精义》的一段话“为什么要用词语来区分事物呢?词语只能表达对于事物的主观的想象的理解”,道家思想中,语言并非具有无法撼动的地位,物我归一,无需用言语进行阐释,不同的言语所表达的不同意义反而会背离最初的涵义。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道家学说与巴特对于言语进行排斥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巴特是将言语看成一种法西斯式的权威进行干预,而道家则出于一种朴素的辩证哲学。
最后,巴特在谈论“中性之欲”时,用了比较多的篇幅去描述道家的“无为”思想。很多西方学者将“无为”的“为”译为reaction,“无为”的意思也因此变成了“什么都不做”,但事实上“无为”是顺应自然与天命而“为”,或是说,与“有为”相比,换一种视角与方式“为”。巴特在这里用“无为”来阐述“中性之欲”,意在说明的是要拨开某种生存意志,面对广泛存在的差异,我们无需进行取舍,只需采取“无为”的态度即可,也就是“撄宁”。所谓的不做取舍或是贤者模式恰恰是与传统的社会主流观念相左,但“中性之欲”所强调的便是这种新的思考方式与生活方式,这是站在更高角度对于人生过往的反思与对现实社会的审视。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对“中性之欲”内容的阐释

下一篇: 对“中性之欲”内容的阐释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