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选择道家学说
诚如前言,中国的道家学说在巴特晚年时期关于“中性之欲”的论述中占有重要位置,甚至有些论题的引用带有一定牵强的意味,巴特对于道家的青睐难度仅仅是因为其与“中性之欲”在思想上朦胧的相似性吗?其实不然。在二十世纪将道家思想引入自身理论建设的西方思想家远不止巴特一人,还有包括海德格尔对于道家“悟”的直觉性接受,韦伯著《儒家和道家》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进行研究等。可以说,西方在二十世纪之后掀起了一股具有神秘色彩的“道家热”,就如荣格所描述的“对道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追求,似乎已成了一种集体现象,其范围远远超过了人们通常所认识到的”。之所以道家学说会在西方盛行,甚至引起了比儒家学说更为激烈的反响,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西方人对于自身文化的怀疑,频繁的战争以及资本主义自身的危机让西方学者不可避免地陷入个人的精神危机,他们对和谐自然的状态充满期待,道家学说也因此成为他们所要找寻的精神家园。此外,在二十世纪之后,道家学说的译本开始在西方流行起来,这些译本并非完全是由原文出发,但却代表了西方人借助老庄的形象表达出个人的现代思想。巴特在“中性”课程中引用的道家学说也多出自于西方学者对其的阐释,包括法国学者亨利·马伯乐的《关于中国宗教和历史的遗作》以及让·罗格尼耶的《道家精义》。因此,巴特对于道家的青睐并非偶然,更多的是历史与个人原因的相互交杂。
(二)对西方资产阶级的批判
巴特在直接描述道家思想的过程中,也将其与西方文化作了比较。比如他认为西方文化是“大男子主义”的,擅长宣扬困难与挑战,而道家文化则擅长转换方式从细微处入手。在描述“悟”与其他的思维方式时,巴特指出“悟”并非出自传统的因果关系,而是基于一种偶然性的契机。最后巴特将道家的镜子与西方的镜子作了比较,前者是优雅自得的,保持对外物的回应但从未希望从中摄取什么,而后者多是有目的的机械式行动。从这些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巴特的“中性之欲”中除了包含对于个人生活与思维方式的思考,同样隐藏着对于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这种批判实则贯穿了巴特的一生,他最初通过神话揭露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通过符号学系统在语言学层面理解世界,又用结构主义来划分秩序,揭露世界的真实本原。他一直反对学院派,反对权威,但他自己似乎也意识到这一切的不可颠覆性,所以在生命的后半段,他转向了一种新的方式,打破索绪尔语言学中的二元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构的西方社会象征体系,并提出掺杂了中国道家学说的“中性”思想。在中国的思想中,道家思想一直以来都承担着关注个人命运以及自然和谐的任务,它不断提醒人们在不断前进的时候需要不断回眸,也需要包容差异性的存在。对于巴特而言,他本身的存在就代表了某种差异性,而资产阶级在发展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利益的最大化,会为了成本的最低化抹杀差异的存在。虽然巴特自身的思想观念也曾引起与他人的争辩,但其真正渴望的仍是平等与包容,他对于“中性之欲”的尝试也是他对建立真实性与平等性的尝试。“中性”一词,看似平淡甚至悲观,却包含了巴特最后的批判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