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新中国高考史,其变革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考试科目、招生类别、录取方式等各个方面。本文研究近五年内的文献,则不可避免关注“新高考改革”这一话题。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到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这实际上拉开了新高考改革的序幕。从近五年文献来看,则呈现出动态式、演进式的研究特征——改革试点的推进、理论、政策与实践相互交错,正带来了对高考改革的“井喷式”研究。
(一)起步阶段(2015)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浙江省和上海市分别出台了方案,明确了“3+X”的新高考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三门必考科目,另外三门则从七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或者六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中由考生自行选择。
政策从出台到落地之间相隔的时间差,为新一轮高考改革留出了摸索、起步的时间余地。2015年“高考改革”的文献总共有275篇,其内容是对新一轮高考改革政策的分析和后续性的预测,主要包括高考改革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影响、高考选考科目与学生生涯教育、高考试点两地(浙江、上海)的调研。新高考改革研究初步兴起,大部分学者对其仍然抱着期待、观望的态度,也希望从更多实地调研中获取政策落地之后的改革成效。
(二)过渡阶段(2016-2017)
2016到2017年这段过渡时期,主要是有两个新旧交替的现象:一方面,浙江和上海改革后的第一批高三学生将参加高考;另一方面,2017年第二批新高考改革将在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全面推进。新高考改革在实践的浪潮中逐渐获得群体的认同,初步适应了社会和学校的发展要求。
关于高考改革的文献总量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伴随着试点改革的深入、学校实际新问题和新矛盾的出现,研究的内涵和层次也更加丰富多样。其主要内容包括实际应对模式(走班制、选科策略、班主任制度等)、学科的“偏移”现象、高考本体的困境和价值等,也出现了大量地方性的实践研究。可以说该时期充分兼顾了理论思辨与落地实践两方面的分析,注重将研究层次和深度推向更进一步。学者也初步关注政策落地之后产生的一系列现象和矛盾,并尝试加以分析。
(三)蓬勃发展阶段(2018-2020)
2018 年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对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一方面架设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衔接的桥梁,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对高校主体专业设置上的关注。同时,增设江苏、福建、辽宁、广东、湖南、湖北、河北、重庆8个地区的试点,改革的成效也会由于管理、本土文化、学校环境的不同而迥异。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全国高考时间推迟至七月,这使得研究的整个进程也相对落后,文献数量远少于2018和2019年。
高考改革的研究在前期的基础之上又迈向更高的深度和广度。学者不但反复地摸索高考在时代潮流中的价值定位和未来走向,进一步探究新高考试点地区的现实情况,而且还生发出了更多跨学科、跨视角的新思路:督导评估体系、社会信息支持、媒介话语权等。通过研究推进了高考改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和问题,而问题的出现又会促动更多的反思和批判性研究,这种既“破”又“立”的过程,正是不断地把研究推向体系化、专门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