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匠精神”源头可以追溯至古代,春秋时期的《管子·小匡》中就有“士、农、工、商”四民说,这里的“工”,指的是做工的人,是对这类职业的总称,是工匠的最早雏形。明代,随着匠籍制度的出现和完善,渐渐有“工在籍谓之匠”的说法,工匠成为了一种官方认可的职业分工,很多工匠因为不可脱籍,便长期坚持了自己的职业,随着子承父业的代际发展,久而久之形成了庞大的工匠队伍,逐渐积淀,形成“工匠精神”。
匠人以制作器物为生,必须遵循制作器物的标准,然而手工制作又依靠人力,这又让工匠在器物制作过程中融入了很多人的创造因素。一代一代传承积累,精益求精的标准化生产和匠心独运的创造性思维,凝结成了“工匠精神”的核心。这种精神不仅奠定了器物生产力求标准化、精确化的基础,而且成为鼓舞工匠不断推陈出新、追求极致的助推器。古代手工业作坊里“子承父业”“师徒传承”的生产模式,让这种“工匠精神”在口传心授、言传身教中沿袭下来。
现代意义上的“工匠精神”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延续与发展,是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融合,它不仅包含精益求精、敬业专注的职业技能,也包含创新发展、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培养这种精神是培养优秀工匠的核心,正如日本著名匠人秋山利辉所说,“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