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要性强化
食品酶学的形成和发展是食品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是生物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然而和国外相比,我国食品酶学的起步较晚,尽管近几年发展迅速,但和国际领先水平存在一定差距。随着酶生产的快速发展和酶研究的不断深入,酶学对食品科学的重要性日益突显。食品酶学作为多学科交叉的一门课,对于食品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该门课的学习,可以为其他相关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高等院校开设《食品酶学》课程既为食品专业的学生深入学习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基础,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食品酶学是食品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基础理论知识。学会将食品酶学理论知识融入实际的生产应用中,将有助于学生熟悉食品加工的过程和酶在加工中发挥的关键作用。通过该门课的学习,研发更多酶制品可用于提高食品品质及人们的身体健康。
2合理安排课程
食品酶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枯燥、抽象,尤其是涉及到酶的分离纯化、酶的结构和功能、酶反应动力学等章节,若学生对食品酶学缺乏感性认识,学习起来则较为困难。食品类专业的学校都会为学生开设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和食品工艺学等课程。这些课程都与食品酶学相关,都是食品酶学的基础学科。但研究发现,许多高校将这些课程安排在食品酶学之后,或者同时开课,会造成在教授食品酶学时,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前期基础累积不够,学习效果较差。而将这类课程安排在食品酶学之前开设,学生可在获取一定专业知识基础上对食品酶学进行细致、深入地学习。这样在授课前还可与相关授课教师和选修食品酶学课程的学生进行交流,提前了解学生的对和食品酶学存在交叉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可以在酶学课程中进行相应取舍,有的放矢地讲授。使学生易于理解,淡化抽象、艰涩难懂的感觉,而且还可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不再因为授课出现重复内容而感到无趣。教师也更方便教课,从而能达到更好教学效果。但食品酶学与这些相关背景课程的开设间隔时间不宜过长,若间隔过长,学生会对生物化学、微生物等方面知识淡忘,增加课程讲授难度。
3课程内容选择
食品酶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酶学基本理论和酶在食品加工及保藏中的应用两部分。教材的选择对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目前食品酶学所使用的教材为何国庆主编的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食品酶学》,该教材知识面广,教材内容丰富。在有限的学时中尽可能涵盖所有内容,突出重点、解释难点,教材的内容需要注重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内容深入浅出,同时增加图表以强化直观效果。在编写教学大纲时参考其他优秀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地筛选和整合。此外,要注重教学内容和学科发展动态时效性,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紧跟学科前沿发展,引入食品酶学的最新进展。在本科教学中,学生对概念性的内容较易接受,但对酶对食品组分如何相互作用、酶的构效关系等抽象内容接受性较差,易挫伤学习兴趣。应分种类、分层次从宏观到微观,由简入深地逐步解释酶的作用机制。以此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介绍科学研究中的实例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