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人脑-艺术契合论
 
更新日期:2021-06-22   来源:   浏览次数:51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神经科学家泽基在继承和延续以上学者关于艺术和视知觉的紧密关系基础上,更加强调艺术和大脑的契合性,认为艺术家们都是神经科学家,他们不知不觉地探

 
 神经科学家泽基在继承和延续以上学者关于艺术和视知觉的紧密关系基础上,更加强调艺术和大脑的契合性,认为艺术家们都是神经科学家,他们不知不觉地探索了视觉大脑的组织结构和运行原则。1999年,他在《内在视觉:探索大脑和艺术的关系》中首次提出“神经美学”,自此一个新的学科创立起来。他还成立了首个神经美学研究所。他从审美认知的角度,认为艺术与大脑具有相似的功能,都是主动探求世界的恒定性规律。他还进一步指出,出于大脑对于恒定性的追寻,使得“模糊两可”与“未完成”成为艺术家追求艺术恒定性的两个异曲同工的方式。

1.艺术与视觉大脑的功能相似
泽基认为所有视觉艺术都是通过大脑来表达的,艺术欣赏和创造都必须遵循大脑的定律,因此美学理论在实质上也要建立在了解大脑活动的基础上。
人们是通过认知来欣赏这个世界,并进行审美欣赏和创造。视觉大脑的定律是什么?泽基认为,人类的“看见”是为了能够获取关于世界的知识。相对其他知觉方式,视觉是最有效的获取关于世界知识的机制。真正值得获取的知识是关于这个世界的持久性和典型性的性质,但是我们从外部世界获得的信息从来都不是恒定的,反而总是处于瞬息万变的状态。比如,一个物体的颜色从恒定性角度来说,实际上是没有本质变换的,但是我们在不同的角度和距离,或者在一天之中的不同时间、不同的天气状况下看,那么从同一物体上反射出来的光线波长也是有变化的。正如野兽派画家马蒂斯(Henri Matisse) 从艺术角度的声明:视觉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需要通过努力才能达到。
因此,泽基认为,我们看物体的过程中,大脑会过滤持续变化的信息,并从中提取出该物体的本质属性。泽基把这一通过视觉方式获取关于世界的知识的过程分为三个单独又相互连接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大量的持续变化的信息中筛选出必要的信息,从而能够识别出物体及其表面的恒定、本质的性质;第二阶段是过滤和剔除所有与获取那个知识无关的信息;第三阶段是比较这些筛选过的信息与以前储存在脑中的视觉信息,然后标识和分类一个物体或图像。基于此,泽基认为,视觉是大脑探求世界本质的过程。
艺术大部分都是视觉大脑活动的产物,那么艺术的功能是怎样的?与视觉大脑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人们一般把审美活动看作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独特而共有的体验。虽然大多数人都把审美看作是整个大脑的联合加工过程,但是泽基从神经美学的角度剖析艺术,把审美定位于某特定脑部区域的功能。据此,泽基提出艺术的功能非常类似于视觉大脑的,甚至艺术就是视觉大脑的延伸,而且艺术在运作它的功能时,有效地遵循视觉大脑的法则。
画家通过视觉系统来作画,表达他的希望、渴求以及对人类、社会的视点。为了呈现这个真实的世界,艺术家必须过滤并舍弃接受到的大量信息,因为这些信息都是非本质的。比如,法国艺术家格列兹(Albert Gleizes)和梅青格尔(Jean Metzinger)在合著《立体主义》[ Gleizes,A. and Metzinger, J.Cubism, London:T.Fisher Unwin, 1913.]中写到:“为了展现真实的关系,我们必须准备舍弃上千种表象。”艺术的功能之一,如同视觉大脑一样,描绘出事物的本质,从可视世界不断改变的信息中,仅提取出那些重要的信息来表现出物体永恒的、本质的特征。实际上,这基本上是康德的美学哲学的基本观点——表现完美。完美暗示着永恒性,这引发了一个问题,如何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描绘完美。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人脑-艺术契合论

下一篇: 人脑-艺术契合论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