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艺术契合大脑的恒定性追求
 
更新日期:2021-06-22   来源:   浏览次数:47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舍弃许多东西,然后筛选出本质的东西,因此泽基把艺术对本质的探求看作为视觉大脑的功能延伸。那么从神经美学的角度,泽基认为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舍弃许多东西,然后筛选出本质的东西,因此泽基把艺术对本质的探求看作为视觉大脑的功能延伸。那么从神经美学的角度,泽基认为伟大的艺术必须最接近于真相的多种事实,因而能够愉悦大脑对各种本质的追寻。因此从神经美学角度,泽基提出艺术是对恒定性的追求。按照大脑-艺术契合论的思想,泽基具体探讨了艺术追求恒定性的两个类型。第一个是“情境恒定性”,泽基以维米尔(Jan Vermeer)的作品为例,来阐明某种情境与很多其他情境具有共同的特征,使得大脑很快把它归类于能够代表所有同类的情境。另一个是“暗示恒定性”,泽基以米开朗基罗的未完成作品为例,来阐明大脑能够对“未完成”的作品进行各种各样的自由阐释。艺术作品恒定性的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的,因为两者都有一种难以确定的特质在里面,使得有机会让大脑提供好几个版本的阐释,而且所有的阐释都是有根据的,能够接近事实真相。
首先,我们来看维米尔的绘画作品,主题是平凡的,比如倒牛奶的少女、给金称重的女孩、读信的女孩、音乐课,都是描绘了生活中的一些并不新奇的日常活动。但是维米尔借助在表达透视、运用色彩、明暗处理方面的精湛绘画技巧,使得作品呈现出一种强大丰富的心理力量。比如维米尔的画作《站在钢琴前的少女和绅士》(A lady at the Virginals with a Gentleman)不仅非常忠实地描绘了室内的情景,娴熟地运用了光亮和阴影微妙的交互作用,精准地掌握了色差、细节和透视等高超的技巧;而且还营造出“模棱两可”的情景,即作品同时展现出数种有根据的真相,而不是一种真相。这些真相是关于这对男女的关系,两人是朋友、情人,还是夫妻?以及关于两人的思想活动,他喜欢听她弹琴吗?或者觉得她的演奏有待改进?她真的在弹琴吗?或者她只是站着、随手弹几个音符,其实是在想其他的事情?她是不是正在想他说的事?她是不是在要求复合或者分手?或者他们只是谈些生活琐事?就此画面内容来说,这些情景都说得通。维米尔是描摹“模棱两可”的大师,他的很多画作都表现出了模棱两可的情景,比如《蓝衣少妇》(Woman in Blue)、《写信》(The letter)、《女主人和女仆》(The Mistress and Maid) 和《拿天平的女人》(Woman Holding a Balance)等。不同的欣赏者的头脑会根据过去储存的类似记忆,在一幅画中辨认出多种情景的典型,因此它能同时符合各种欣赏者的不同“典型”情景的要求,而且不同的欣赏者还能在画作表达的情感上将这幅画根据不同情景而归类为快乐的或者悲伤的。所以说,维米尔的任何一幅画,都可以发现它们是情境恒定性的写照,都能表现出“同类的所有事物”。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艺术契合大脑的恒定性追求

下一篇: 艺术契合大脑的恒定性追求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