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公共价值视角下社会组织的运行逻辑
 
更新日期:2021-06-22   来源:   浏览次数:46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分析框架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趋势、西方国家政府合法性危机、新公共管理理论式微等使公共价值问题被思

 
 (一)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分析框架
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趋势、西方国家政府合法性危机、新公共管理理论“式微”等使公共价值问题被思考。1995年,基于战略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网络治理理论,美国学者Mark H.Moore在《创造公共价值:政府战略管理》一书中首次提出并阐释“公共价值”,公共价值自此被学者关注和研究。经过20多年的讨论与探索,该理论研究经历了公共价值理论构建、检验理论和完善方法、回应争议和加强实用性三个阶段的演进,逐渐建立起相对完整的体系。
(二)理论框架适应性分析
纵观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历程,倡导工具理性和倡导价值理性的两大流派以类似钟摆运动的方式交替占据主导地位,并在相互争论、借鉴、更替中逐渐向中心靠拢。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就是在该运动中形成,并呈现以价值理性为主、工具理性为辅的特性。
基于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服务需求,为有效践行新时期“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价值目标,我国政府以项目制的方式调动市场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同时,由国家制度带动的社会整体环境对社会组织的认可,不仅给社会组织带来资金、观念等支持,还为其提供提升能力、规范化建设的契机。作为公共价值理论的核心框架,以价值、支持与合法性和运作能力三要素为基础的战略三角模型均与当前社会组织参与项目制的行为逻辑相吻合,对社会组织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三)S公益服务社运行逻辑分析
苏州市作为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之一,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宏观制度环境为社会组织登记“松绑”及扶持发展的政策,重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S公益服务社是2016年在该市政府的支持下注册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成立之初就以“关爱不同于怜悯,帮扶不同于施舍,受助不同于索取,用专业助人自助”为宗旨,其能力在运行实践中也不断发展提高。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公共价值视角下社会组织的运行逻辑

下一篇: 公共价值视角下社会组织的运行逻辑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