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熏考”模式
所谓“熏陶”模式,就是导师通过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著述、思想和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感召、启发、影响学生,达到培养研究生的目标。这种模式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研究生教育刚在中国落地时便已形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文社会学科的许多导师也有很多采取了这种模式。“熏陶模式”适应了研究生数量极少、具有明显精英主义取向的高等教育的需要。
“熏陶模式”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导师很少提供必读书目或提供后并无强制措施,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研究方向;其二,在学校规定的统一课程之外,导师较少或基本不再另外开设课程,即使开设课程,也主要以介绍自己的学术成果为主,学生的结课成绩主要根据其提交的论文评定,导师很少介入研究生的课程论文的具体写作过程;其三,培养研究能力的方式和地点不拘一格,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都有可能,聊天、座谈、聚餐、开题、答辩、打电话、发邮件、语音留言、视频通话、合作课题等都是培养的路径。我国一些有很高学术声誉的学者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如钱理群先生在回忆导师王瑶先生的教学方法时说过:王瑶先生“从来不给学生上课,一入学开一个书单,你怎么读、怎么弄他通通不问,而且关照你平时少到他那儿去”,“平时放任不管,关键时刻点醒你”,“一个星期只准他们去他家一次,去了以后坐在那里海阔天空地闲聊,想到什么就谈什么。”因为王瑶先生酷爱吸烟,所以他的学生戏称自己都是王瑶先生的烟斗“熏出来的。”当然,熏陶模式并非是中国所特有,如费孝通先生回忆自己的导师——社会学鼻祖之一马纳斯基——时说:“马纳斯基从不指定你去读哪本书。在他看来,书在图书馆摆着,碰到了问题,你完全可以自己去找。”王瑶先生和马娜斯基采用的方式都属于“熏陶”模式。
在“熏陶”模式下,研究生可以独立而自由地在学术世界里畅游,同时,由于有机会与导师近距离接触,借助对导师的生活态度、学术旨趣和情怀等方面的细致观察、感悟,研究生可以很好地了解导师乃至学界的思想、观念、方法论等,形成自己的阅读观念和读书趣味,提高学术能力。但是,熏陶模式要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对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更适用于有一定学术积累和阅历、学习主动性较强的学生。因此,熏陶模式的“放任自由”固然使得学生获得了很大的研究自由和空间,但其随意性和无约束性容易让一部分学生特别是新生处于茫然失措甚至“自生自灭”的状态,最终难以完成令人满意的学位论文,导致不能如期毕业。
“考核”模式正是在熏陶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需要而产生的。所谓“考核”模式,就是吸收了传统考试制度的特点,严格规定考试内容(如必读书目),明确考核要求和指标,将研究生的阅读、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等和中期考核、学位论文撰写资格挂钩,通过笔试(如综合考试、基础考试、中期考试等)和口试的方式,对研究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监督和考察。很明显,考核模式的突出优点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目标明确,重标准、讲规范,有利于导师和管理部门的监管和操作。但是,考核模式的缺点也屡遭师生诟病,即:考核的方式以封闭式的书面答题为主,往往设定了标准答案,有可能出现依靠死记硬背蒙混过关的情形;考核方式缺少直接交流,相对费事费力,也难以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一些学校将研究生培养的考核权让渡给核心期刊的编辑,学生如果不发表一定数量、一定刊物等级的学术论文就不能答辩或按期毕业,这就更违背了研究生培养的初衷,也与教育管理部门关于科研评价领域“破五唯”的政策与呼吁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