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日艺术交流的历史,简单来说就是记载日本人在中国留学和中国人在日本传播艺术的历史。但甲午战争后,之前的单向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中国艺术家在“近世之画,衰败极矣”的概叹中积极吸收西方绘画观念寄希望改良中国画,与此同时也在向日本学习。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艺术生有300多人出国留学,其中近一半选择了日本,当时美术生选择去日本留学,形成了一种时尚。这些归国艺术生为中国艺术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也为研究中国美术史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明清时期,中国南宗绘画对日本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大批中国文人画家赴日游历,将董其昌的南北朝论思想传播到日本,赢得了日本画坛的认可和推崇,然后南宗画在日本迅速传播并广泛发展。我们发现,近代中国美术史大师陈师曾、滕固、潘天寿等人不少都有留学日本或去日本考察,或受教于日本教师的经历,他们的美术史著作与近代日本的美术史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20世纪初,正是中国美术史理论创作的初期,日本学者成熟的美术研究成果是中国学者研究中国美术史参考的主要对象,从中日学者双方的著作中很容易地可以看出中国学者在撰写美术史时对于日本学者文献的学习与借鉴。
实际上,中国现代美术史的编纂是在日本学者的推动下开始的。不可否认,近代日本学术界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远早于中国,中国美术史著作的编纂也早于中国学者。直到1917年,姜丹书的《美术史》才真正开始了中国现代美术史的研究,然后中国学者的中国美术史著作在20世纪上半叶开始出现。近代日本是中国美术史海外研究的重要地区,先驱学者有冈仓天心、大村西崖、松原三郎、一氏义良等人,他们分散于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日本艺术院、东京艺术大学、东京国立博物馆等文化要地,都曾经撰写过一系列重要的中国美术通史著作。这些著作是近代日本对中国美术史各个领域研究的代表作,代表了日本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最高水平,并深刻影响了后来中国美术史著作的出版和研究,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有滕固、陈师曾和潘天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