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更新日期:2021-07-02   来源:   浏览次数:43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工业进入工业4.0时代,单纯的专业教育会导致知识结构单一,已经不能满足了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只有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工业进入工业4.0时代,单纯的专业教育会导致知识结构单一,已经不能满足了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只有学生全面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在“功利性”、“高效率”的新时代语境下,专业教育较通识教育而言能更快速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专业技能,但是忽略对人社会能力培养。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存在以下问题:
1.通识教育理念的不确定性。
尽管各大高校领导层面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开设,但是落实到教育的主体身上,因市场导向与个体发展需求,他们并有从内心深处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视为素质教育和选修课,呈现出老师按PPT上课,学生仅仅应付毕业学分的现象。教师与学生是“心猿意马、心不在焉”,通识教育的不佳。
2.通识教育课程质量不佳
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的核心和手段。我国高校在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安排实施上,在“形”的角度已经做得非常完善了,但是在“质”的角度上,需要更多的提升。目前,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单一,主要呈现以思政类课程为核心,军体类、外语类、计算机类、自然科学类共同发展形态,主要集中在大学前2学年,处于与专业教育是相互割裂的状态。
3.通识教育模式单一
国内,通识教育先行学校,如以复旦大学为代表的建立专门学院,不分专业统一招生,根据学生、学院双向选择再配到各学院接收专业教育。另外,是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设立“实验班”,在小范围按国外文理学院的模式进行通识教育[8]。前者大刀阔斧地改革,影响层面之广,实施难度较大。后者属于精英教育,不适用与大众教育。
美国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先进国家,具有完整通识教育体系。其高校通识教育有效实施的原因:首先其高度重视通识教育,并成立专门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建立保障制度、拥有高素质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立科学的通识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国高校在探索通识教育时,应融入中国特色、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血液,构建通识教育的“中国模式”。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