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关于景贤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
 
更新日期:2021-07-05   来源:   浏览次数:42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在景贤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当地乡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但其建设

 
 (一)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在景贤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当地乡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但其建设过程也暴露了诸如上文所提到的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当地进行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建设体制才能够保证景贤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开展,从而提高农民群众整体文化素质,满足农民群众的多样化精神需求。根据景贤乡当地的实际情况,构建起完善的建设体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第一,在当地乡政府建立起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小组,整个小组实行领导责任制,由领导来指挥小组成员进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以此来强化小组成员的责任意识。并且要为建设小组量身打造一套绩效评估体系,以具体的月度、季度以及年度指标来衡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成绩,确保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评估体系,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第二,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捐赠、国家投资为辅的资金投入体系,确保有充足的建设资金支持景贤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政府投入资金并不能大幅度提升建设水平,因此在后期基础设施建设体系成熟以后,应该主要依靠社会资金来支持当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吸纳民间资本投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提高农家书屋、广播站还有文化活动室的质量,以此来提高其使用率。最后,景贤乡政府还应该视文化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政府应该提供政策倾斜支持,制定明确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规则来规范建设工作,为整个乡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保驾护航。
(二)创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式,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从以前单纯依赖第二产业发展逐步过渡到二三产业共同发力。同时全国人民对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城乡居民都在追求美好生活。在城市迅猛发展的同时,乡村地区的发展也紧随其后,不论是乡村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还是文化建设都有了较好的成绩。景贤乡的经济发展也在县政府的扶持之下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当地农民对于文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网络宽带在该乡的覆盖率达到了2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了100%。为了满足当地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就需要乡镇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创新服务方式,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一步,要想建设文明乡村,彻底改变乡村的精神面貌,就应该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导作用。创新建设方式就要求我们从新的视角来看待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提高现有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例如组织主题教育宣传活动,让农民群众参与到现有文化设施的使用中去。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特别是国庆、元旦、中秋、春节期间,在文化活动室组织书法、绘画、棋类比赛、文艺汇演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还可以定期在文化活动室放映村民们感兴趣的电影,让村民们切身体会到文化基础设施的便利,通过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来激发村民们的热情。二是抓好村民们的兴趣培训教育。通过宣传会等,引导当地农民到图书室学习科学、学习文化、学习知识,把学习当作闲暇生活中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学习意识;不断完善乡村教育网络,开展科学常识和乡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让他们自觉加入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强文化基础设施队伍建设
在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建立起一支优良的建设队伍也能够对文化建设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这支队伍应该要有强有力的组织者、拥有丰富建设经验的村干部以及拥有专业技术的人才,目的就在于提高当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专业性。目前当地的建设队伍比较混乱,暂时还未成形,参加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是有丰富经验的村干部,他们大多文化水平有限,对于建设文化基础设施了解比较片面,而且缺少专业人才来对基础设施进行检修。所以一方面要对乡文化站骨干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这些工作人员要有攻坚意识,应该多下乡向农民群众展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提高农民使用基础设施的意识,打破他们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要通过提供福利来吸纳有知识、有经验、有热情的技术人才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队伍中来,建成一支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建设队伍。在队伍建设的过程之中要主义合理匹配建设队伍成员的年龄结构、心理结构以及性别机构,以此来加强整个队伍的协调性。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关于景贤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 关于景贤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