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跨语际性”进行最为系统研究的学者是社会语言学家Canagarajah,他认为“跨语际性”包括不同语言、语言变体、语域、语义及模态之间的创造性聚合;不仅仅是单一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其范畴包括且大于语码转换(Canagarajah,2013)。其中,语言变体(language variety)是“跨语际性”(Translingualism)理论所关注的重要内容。英国语言学家赫德森(Hudson, R.A.)把“语言变体”定义为:“社会分布相似的一套语项,” 是语言在不同使用者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变异现象(1989:27)。语言变体是指在发音、语法或词汇等层次上发生的内部差异变化,发生变异的原因可能是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语言形式或者语言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李秀梅,2016)。
很多翻译研究的学者对“跨语际性”与翻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根据“跨语际性”的定义,“跨语际性”的研究范畴包括了不同语言、语言变体和不同类型的符号体系,涉及了语际翻译、语内翻译和符际翻译的不同层面。García和Li Wei对“跨语际行为”(translanguaging)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跨语际性”是发言者在整体情境下具备的沟通模态(言语、视觉、姿势和象征性的)的创造性选择和合并(2014:18)。García & Li指出,“跨语际性”理论主要是强调语言、模态以及象征性资源的在整体中进行创造性的聚合;而翻译在凸显多语、多模态融合的跨语际实践中处于核心位置;翻译内嵌在跨语际空间中,并由连续的跨语瞬间构成(2014:21)。在最新的研究中,Baynham和Lee提出翻译研究中的“跨语际转向”是把翻译从文本之间的关系转变成将其视为多语使用者在多语整体性中进行创造性的资源部署(2019:33)。
“跨语际性”独特的属性特征包括:语言层面上的“跨越”属性、模态层面上的“聚合”属性、以及象征性资源层面上的“表述”属性。本文将“跨语际性”的这三大特征应用到动画作品中语言变体的分析上。第一,本文运用“跨语际性”在语言层面上的“跨越”特征来分析动画作品中的语言变体,即动画的“身/声”(文字语言);“跨越”语言变体的边界,即随着说话人之间语言变体的互动,在不同社会和语义环境之下能生成新的语言形式(Baynham & Lee, 2019:8)。第二,本文运用“跨语际性”在模态层面上的聚合特征来分析动画作品中的“神”(静态符号);对语言变体边界的跨越,其实也形成了语言变体与多种符号在不同层面上的聚合:虽在不同平面,却留下聚合的痕迹,即“由不同平面构成的,并且留下一圈圈聚合的痕迹”(ibid.:2)。通过模态的聚合使得动画作品能够达到与观众沟通的目的。第三,本文运用“跨语际性”在象征性资源层面上的“表述”特征来分析动画作品中语言变体能够呈现的“韵”(动态音效);“跨语际性”是在特定场景偶发的,由情境和沟通模态的可视性生成并受之影响(ibid.:91)。这里强调的是动画作品在美学层面的意涵,语言变体在具体的动态情境之中所“表述”出来的情感。因此,作为跨语际行为的整体性潜能就被展现出来:通过“跨越”得以生成新的语言形式、通过“聚合”得以实现模态间的沟通、通过“表述”得以传达象征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