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结构性人物
 
更新日期:2021-07-06   来源:   浏览次数:270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在《闲情偶寄词曲部上结构第一》脱窠臼条里,李渔说: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新即奇之别名也。

 
 在《闲情偶寄·词曲部上·结构第一》“脱窠臼”条里,李渔说:“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新’即‘奇’之别名也。若此等情节业已见之戏场,则千人共见,万人共见,绝无奇矣,焉用传之?”由此可见,所谓“脱窠臼”就是强调情节新奇。因为强调情节新奇,李渔在创作时必然会赋予人物奇特的经历,这些人物在情节结构上完成了作者“脱窠臼”的理念。《无声戏》中的女子形象里便有受李渔巧妙构思影响的,笔者将之称为结构性人物。
以《妻妾抱琵琶梅香守节》为例,这篇小说中最出彩的人物是碧莲,以碧莲的事迹极为明显地张扬封建道德,但细读下来通篇都无说教的痕迹,其具体描写更具有“使人想不到、猜不着”的效果。例如,当马麟如在家时,其妻妾都十分恳切地立誓若他早逝一定守节不嫁,只有通房丫头碧莲却流露出未必守节的意图,并因此遭到主人的轻贱;但一得到麟如去世的消息,其妻妾却赶快携带家中财产改嫁,只有她吃尽千辛万苦,养活孤儿并培养他读书。待未死的麟如数年后无恙归来,问她以前何以要作那样的表示,她又作了一番合情合理的解释,大意道:当时既然妻妾都说要守节,那就用不到仅仅是通房丫头的她来守节抚孤;现既无人肯守,她自然要将此事承担起来了。所以,整个故事的进展充满着意外,其情节确为前此的戏曲、小说所未有,而这种意外的形成又并不显得牵强,读来使人趣味盎然。
题材必须新奇,才有吸引力。“欲为此剧,先问古今院本中曾有此等情节与否,如其未有,则急急传之,否则枉费辛勤,徒作效颦之妇。”[]可见要做到真正“脱窠臼”是有难度的。李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加之他写作时的别出心裁,所以往往能做到情节新奇而具有吸引力。但他的创作理念又有两个相互制约的方面:一方面是不能违背“劝善惩恶”之旨,所谓“以之劝善惩恶则可,以之欺善作恶则不可”;另一方面是“勿使有道学气”。“劝善惩恶”是李渔的创作意图,但他不愿走上道学一路;“道学气”虽不能有,但不能从根本上违背社会的善恶规范,以致成为“欺善作恶”的工具。同时由于晚明精神的熏陶,李渔在塑造《无声戏》中的女子形象时,颇有不为礼教及其他社会规范所羁的态度,比如小说集中的女子形象在婚姻问题上都表现了主动精神,但亦不致与当时社会观念产生正面冲突,这也正是在当时争取绝大多数观众的最好办法。李渔的这种主张,可谓面面俱到。
此外“脱窠臼”求新奇的理念使小说女子人物形象的刻画也非常鲜明,如第一回中将邹小姐、何小姐、吴氏三人的地位、才情和内心变化都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其他人物也大多有这个特点,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结构性人物

下一篇: 结构性人物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