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微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更新日期:2021-07-08   来源:   浏览次数:66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微文化是微时代的产物,随着微时代的不断壮大,它的影响力也在逐步扩大,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变化,因此,在微文化视域下做好大学生的

 
 “微文化”是“微时代”的产物,随着“微时代”的不断壮大,它的影响力也在逐步扩大,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变化,因此,在“微文化”视域下做好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就必须了解什么是“微文化”,“微文化”的特点是什么等问题。
(一)“微文化”的概念
要解读“微文化”的概念,我们需要从文化的定义说起:广义来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来讲,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如文字、语言、音乐、文学、绘画、戏剧、电影、雕塑等属于文化的范畴,“微文化”自然也属于文化的一个范畴,它是由“微博”这一网络平台产生和普及而衍生出来注重向个体和微观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的文化精神,弥补了东方文化在社会个体关怀上的不足。
(二)“微文化”的特征
“微文化”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社会文化现象,与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共性,如都是由人创造,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等等;但由于它创造主体门槛低,内容包容性强,传播渠道多元化,也渐渐具备了自身的鲜明特点:
1.微型、微小、微量的信息方式构成“微文化”的外在特征
“微文化”是以微型的碎片化信息为其基本形态,如微博只需短短的140个字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微电影,只需要短短的几分或几秒就能表现作者的意图;微信,简短的文字,不超过9张的图片,15秒的小视频,就能记录个人生活中的所有点滴,也能完成对某个事件的完整报道和传播,因此,微型、微小、微量的信息方式成为微文化的外在特征。
这种碎片化的信息构成特征,被生活在快节奏环境下的大众迅速接受,并逐渐占据主流地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0%,在图书馆,在地铁上,在家里,在任何地方,你都可以看到“低头一族”在忙活儿,刷屏成了每个人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要事。碎片化不但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特征,也成为我们的认知方式和生存方式,而对于新生事物弄潮儿的大学生来说,更是“生存于碎片化之中”。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微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下一篇: “微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