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研究
 
更新日期:2021-07-09   来源:   浏览次数:38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在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可通过以下五个路径进行研究:(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各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实施

 
 在“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可通过以下五个路径进行研究: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各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对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存在误区,过分强调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尤其在理工科专业中,把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考试成绩等看作评价学生的最高标准或唯一标准,甚至将其作为评价学生毕业素质的唯一准则,这样严重背离了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立德树人[3,4]的教育目标。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融合。
1.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校学生树立高尚的品德,有效提升对高校学生品德与行为的教育,让学生养成优良的品行,这是高校立德的意义所在。培养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优良人才便是立德树人之标准,需要高校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相关的教育。以强有力的目标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中华传统教育美德的传承下,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
2.融合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利用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爱国意识。在高校育人的过程中,课堂依旧是占据主体地位,它可以行之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传统文化与高校立德树人紧密联系起来,传统与现代紧密相融,可有效提升学生的信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爱国思想。
3.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定期举办相关主题活动,开讲座,举办竞赛活动,创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开展文化培训班,开展各种相关社团活动。开展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在环境氛围的影响下,逐步提高自身素质,理解中华美德,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二)做好“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强化“课程思政”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群的建设;
将“课程思政”融入学校“大思政”教育体系,做好顶层设计。需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同联动、院系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机制,全面加强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和对全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对于集现代电子、通信及信息技术于一身的电子信息专业来讲,要特别重视“课程思政”特色专业群的建设,紧扣人才培养需求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以教研室为单位,以专业的载体,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群中强化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将思政内容融入课程的教学与管理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教研活动,发挥好示范课程的作用,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设计教学,开展说课讨论,分享教学案例,互相启发,努力提高课程吸引力,有效的把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比如设置课前5分钟思政拓展;开展每章专业知识与思政结合的研讨会;开展科技发展背后的爱国主义故事和拼搏主义精神等。
(三)开展社会实践,发挥理工科专业第二课堂思政育人功能
通过规范有效的培训,广大师生能够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做到发挥理工科专业第二课堂思政育人功能。
1.开展“以赛促教”,在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及实验教学教师技能大赛等评审体系中强化“课程思政”指标,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促进教师更好地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教育元素,提升课程育人能力。同时可增加有关“课程思政”的内容和评价指标,构建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科技竞赛体系,通过以赛促教的途径获得丰富有效的经验。
2.推进文化校园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建设一批集党团活动、学术交流、学业指导、心理辅导、社团文化等为一体的文化园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研究

下一篇: 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研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