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许多乡村一改过去困顿落后的境况,实现了摘帽脱贫、振兴发展,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但民族地区乡村作为特殊地域,地理位置偏僻、对外交通闭塞、人才资源匮乏,长期的贫困落后,导致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发育程度严重滞后,基础更加薄弱,一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痛点和堵点,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内生动力的激发仍然面临着限制性的难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缺失
乡村的核心是人,乡村振兴的目的也是为了人。实现乡村振兴,关键也在于“人”。然而,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浪潮的推进,人口流动性持续增强,农村空心化现象也愈演愈烈,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9077万人,比上年增加159万人,增长0.9%,从年龄结构看,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33.9%。并且,流动至城镇的多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素质能力较强的人,这表明农村大量青壮年、知识分子都涌向了城镇。缺少了这群人,乡村振兴也就缺失了主体,并且是缺失的是有效主体。空心村现象直接导致空巢老人、妇女和留守儿童成为乡村常驻人口,这些滞留人口想法观念陈旧、知识水平低,无法真正参与到文化建设过程中来,难以跟上现代化农村建设的步伐,特别是多数空巢老人思想上固化守旧、难以接受和认同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颖化思路和多样化方法,无法真正参与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来,存在感和参与度较低,难以在文化振兴过程中有所建设。这一现象在经济社会发育程度滞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的民族地区乡村更是常见。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想法,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利,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中央、地方、社会的关注度都在很大程度上聚焦到了乡村,尤其在民族地区,政策不断完善、中央下发的文件也很明确,乡村振兴也大有人其他主体在建设,然而作为主角的农民在乡村振兴这场时代大戏里缓缓而驰,他们的主体性并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存在感不强、参与度不高以及被边缘化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此外,农民长期处于困顿落后状态,“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懒汉”思维已形成,“吃、拿、等、要”等思想也存在于大量农民脑海中,不愿辛勤劳动。民族地区的农村地理位置更为偏僻、交通闭塞,对外联系交流更不畅通,常年处于落后封闭状态,导致其封闭性和排外性较强,只有少数乡贤精英能够真正加入到文化建设的进程中来,绝大数普通农民都处于观望状态。因此,乡村文化振兴在民族地区的进程步履维艰。
(二)乡村文化振兴内生动力的流失
大杂居小聚居是民族地区乡村的主要特征,各个民族南去北来、繁衍生息,衍生出来的文化既独具特色又丰富多元,有着鲜明的民族符号。然而,由于经济过度开发、相关负责人认识偏差、文化传承人断层等,民族地区宝贵珍稀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不断湮没,甚至流失。具体表现在:一是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对民族地区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断进行盲目开发,没有延续乡村文化血脉,人为损坏了许多民族乡土特色建筑,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历史悠久、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古村落也被无情损毁。许多民族地区乡村表面走特色旅游开发之路,实则修建各种现代风格的小别墅和欧式庄园直接鲁莽地取代了原来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村寨民居,造假野蛮现象屡屡频出,大量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也丧失了其民族特质符号,民族特色文化日渐式微。二是民族文化传承出现断层。老一辈民间工艺家、艺术家、歌唱家和民俗传人等相继去世,加之民族地区知识素养高、本领能力强的青壮年人口涌入城镇,很多经典特色的民俗工艺和民族文化遗产青黄不接、后继无人,随着历史年轮的推进,这些特色文化也消失在历史进程中。三是传统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乡村传统文化作为该地区文化演进发展史的见证者,直接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审美标准和精神风貌,极富活力和渗透力。因此,民族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优良家风民风、优美自然人文景观都要积极保护、继承和发扬,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当地农民群众的精神财富。但由于一些地方领导疏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片面追求形式,很多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文化优势和地域文化优势以及本土艺术品牌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发展过程当中,往往是借鉴先进经验,一味效仿他地,照搬照抄,缺乏客观科学的决策,把当地纯天然原生态的建筑和景象进行整齐划一的重建,落得了照猫画虎的效果,传统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