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古典诗词情志交融的特点与初中语文选篇的价值导向
 
更新日期:2021-07-12   来源:   浏览次数:42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诗、词体裁的不同决定了其情志特点和创作风貌的不同。诗、词最初都是来自民间的配乐歌唱的文学,然而,到了汉末和建安时代,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的出

 
诗、词体裁的不同决定了其情志特点和创作风貌的不同。诗、词最初都是来自民间的配乐歌唱的文学,然而,到了汉末和建安时代,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的出现,与三曹、七子等著名文人的诗歌创作,使得诗歌在汉乐府以外形成了崭新的文人诗的创作范式和传统。其中文人创作的一些乐府诗虽仍可歌唱,但他们所自创的一些诗歌如曹植《赠白马王彪》、蔡琰《悲愤诗》,包括许多赠别诗等则开始脱离音乐,更自由地抒发诗人生逢乱世的复杂难言的情志。这些诗歌既表现了深沉厚重的政治关怀,也抒发了个人慷慨悲愤的情感,其情、志融合无间的特点,对唐宋诗词的内在精神与形式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诗如壮士,个人怀抱与家国之志兼顾——初中语文选诗的价值导向
诗、词在体裁特质、创作传统和音乐要求上的不同,形成了它们在情志特点和格律方面的不同。概言之,即诗言志,词言情,诗、词各有其主要的创作倾向,但情与志,又往往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关于诗、词在情志特质方面的辨析,清代田同之《西圃词说》云:“词之为体如美人,而诗则壮士也。如春华,而诗则秋实也。如夭桃繁杏,而诗则劲松贞柏也。然词中亦有壮士,苏、辛也。亦有秋实,黄、陆也。亦有劲松贞柏,岳鹏举、文文山也。选词者,兼收并采,斯为大观。”[5](P1450)一方面,田同之转引曹学士对诗、词之文体的比喻,代表着大多数词学家对词体的看法;另一方面,田同之在肯定“词如美人”的基础上举出了特例,即词也有变体和豪壮的写法,也可抒写家国感慨、个人志向。总而言之,诗体与词体的个性气质虽天然有别,但在抒情与言志的道路上最终往往走到了一起。诗体庄重,如壮士,壮志凌云,气宇轩昂,有很强的理想抱负,因此,诗歌既要抒写家国之志、时政感慨、忧悯苍生,也必然要带入个人身世与悲欢离合之情。以初中语文所选李白和杜甫诗为例加以说明。
1.杜甫诗歌的启示作用与价值导向
韩愈《调张籍》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6](P118)杜诗,最典型地体现了诗体庄重的气质,因为其诗有一种阔大的胸襟,即对时事的深刻忧患、对国家最深切的关怀、对苦难苍生的由衷悲悯。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因安史之乱由盛唐转入中唐的时代。这场旷日持久的八年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山河破碎,天地蒙尘。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后人了解这段苦难历史的最好注脚,其《垂老别》所云“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7](P126-127)正是解读《春望》必须了解的时代背景。
至德二年(757)三月,身处长安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昔日帝都一片萧条寂寥的景象,百感交集,写下了《春望》这首千古名作。方回许为“第一等好诗”。[7](P85)“国破”二字如惊天巨雷,劈空而来,力若千钧!即警示读者,该诗写的是极其严肃的、生死攸关的大事。“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突出的却是春天草木疯长、人烟稀少的景象。接下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做多重理解。诗歌是以最精炼的字词和最具有典型性的意象,来构建一个蕴含丰富含义的时空图景的,因此,允许读者做自由联想和多重理解。对此第一种理解是:诗人因为感时忧乱而对花溅泪,因为遗憾人间无数的生离死别,听到鸟鸣而心惊肉跳;第二种理解是:花与鸟,也是有情之物。当它们见到这样一个山河黯淡、流血积尸的世界,花亦为之泪流满面,鸟亦为之心惊胆颤。只有当读者对这两句的理解上升到第二层次时,才能明了国破家亡对大唐帝国的破坏多么严重!“烽火连三月”,指整个春天都在打仗,则暗示着无数的战士和人民死于战争之中。诗人面对昔日帝都的破败和人间无数的生离死别,最终意识到这一场大唐帝国的保卫战不过才刚刚开始,在无比的忧虑中白发越来越多,且日益稀少。诗到这里戛然而止,但诗人所传达的对国家未来的无限忧虑之情,已充溢于天地之间,感染了后世无数的读者。这首诗情与志浑融无间,对于培育初中生的爱国情操和忧患意识,有着很强的启示作用。
从创作传统上来看,《春望》是以感怀的形式来纪实存史。这种写法并非杜甫的独创,早在建安时期“三曹七子”的诗歌中就表现得非常鲜明。如曹操《蒿里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王粲《七哀诗》其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蔡琰《悲愤诗》“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建安诗人的诗歌,密切关注现实,刚健悲凉,诗中所写多为生离死别、白骨森森、人烟萧条的人间惨象。杜甫“诗史”一类诗歌应受到了建安诗歌直面现实的创作传统的影响。
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史朝义败走广阳自缢,其将田承嗣以莫州降,李怀仙以幽州降,并斩史朝义首级来献。至此河南、河北诸州郡尽为唐军收复,延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平息。”杜甫时正流寓梓州(今四川三台),听说这个特大好消息,遂一气呵成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生平第一首快诗”。安史之乱刚爆发时,杜甫写下《春望》;安史之乱刚结束时,杜甫又写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作为一条完整的线索,一头一尾,贯穿起了唐代历史上最大的灾难史——安史之乱。然而,《闻》与《春望》完全不同,气韵流畅,非常活泼生动。诗中那个喜极而泣、手舞足蹈的老小孩简直活灵活现。这两首诗都是安史之乱这段苦难史的产物,不同的是,在这段动乱的开始和最后,诗人的心情一悲一喜,是完全不同的;相同的是,诗人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整个心灵都完全融入了时代,他的悲与喜,都是超越了个人的小我情怀的,而上升为一种与国家、民族和百姓同悲同喜的境界!总之,初中语文所选杜诗非常典型,个人之情与家国之志完美地融合到一起,对于培育初中生的理想抱负、爱国情操、忧患意识、高尚人格,都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导向。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古典诗词情志交融的特点与初中语文选篇的价值导向

下一篇: 古典诗词情志交融的特点与初中语文选篇的价值导向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