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校教育中将德育与美育相融合的路径分析
 
更新日期:2021-07-13   来源:   浏览次数:49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当前,高校教育中德育与美育的融合力度较弱,德育与美育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生活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中存在着两张皮现象;并且德育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

 
 当前,高校教育中德育与美育的融合力度较弱,德育与美育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生活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中存在着“两张皮”现象;并且德育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中所取得的“德育效果总与人们的期望存在一定距离,学校用于德育工作上的时间与精力和所收到的效果难以成正比。”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应该加强德育与美育二者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实践方面的融合力度,具体来说:
1、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促进德育与美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合
高校应该着重在德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原则等,而对艺术类院校以及艺术专业的学生要加强道德教育,以德育引导其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德育与美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合。
一是在高校德育课堂中,要注重“审美化德育”模式的构建。“审美化德育”是一种建立在道德教育超越理念上的德育模式,即探索一条运用美的规律塑造人自身的德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使德育课堂摆脱了传统德育教学方式的强灌输性,增强德育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高校德育教师在课堂中改变传统的爱国主义理论和观念的单面灌输,运用有关爱国主义的文学作品、动画影视、名胜古迹等以课堂讨论的方式,来进行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给学生带来内心深处的震撼,而且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二是在艺术类院校以及艺术专业生的课堂教育教学中,在充分使他们张扬个性的同时,更要将德育作为他们追求美、享受美、创作美的核心基础。目前,一些艺术类院校过分地注重美育,甚至出现了一些以获得灵感为由,而不惜使用违法手段进行艺术创造的现象,导致出现“德”和“才”的失衡,甚至是“德”的消失,因此在美育中加强德育是至关重要的。
2、挖掘“第二课堂”的教育资源,加强德育与美育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的融合
高校校园作为育人的“第二课堂”,其中的校园文化环境、学生社团以及官方活动等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以及对美的发现、欣赏、接受、吸收。因此,德育与美育的融合应该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学生社团的管理发展以及学校举办的官方活动等方面入手。
一是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美育的渗透。校园文化中进行有形的美感教育有多种方式,例如,对校园中的建筑加入美学元素,图书馆、教学楼、体育馆等的设计布局要体现美、追求美、展示美,可以结合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汉代艺术形式来设计和建造,使大学生视觉上感到美、沉浸在其中的同时,陶冶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二是学生社团和学校举办的官方活动中要重视德育的加强。大学中的学生社团,尤其是艺术类社团,如音乐社、美术社、绘画社、吉他社、街舞社等以及学校官方举办的一些活动,例如新年音乐会、中华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等都是大学生张扬个性、创造和实现美的一种艺术载体。由于学生艺术类社团和举办的一些活动带有自由性和自主性,有的甚至是自发性的,需要德育进行规范和引导,以防止出现过分沉迷其中,过分追求外在形式而忽略了内在品德发展的现象。
3、坚持“知行合一”的育人方式,注重德育与美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社会实践活动是德育与美育得以相互融合的催化剂,德育与美育不仅要实现在课堂教学、育人效果、校园文化等方面的融合,更要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做到德育与美育的和谐统一。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校教育中将德育与美育相融合的路径分析

下一篇: 高校教育中将德育与美育相融合的路径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