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基于助推理论的在线教学优化
 
更新日期:2021-07-13   来源:   浏览次数:46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教与学的隔离是在线教学优化的基本起点,这种隔离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然而从助推理论的视角,学生是社会人,而且是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的社

 
 教与学的隔离是在线教学优化的基本起点,这种隔离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然而从助推理论的视角,学生是“社会人”,而且是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的“社会人”,加之在线学习这种完全自由、缺乏社会参考的状态使学生“有限理性”、“有限意志”、“有限利己”、“有限信息”等的“社会人”特征进一步加剧。从而使得旨在以小谋大式优化“社会人”决策的助推理论在优化在线教学中有广阔的可为空间,教师及相关研究人员将作为选择设计师(The Choice Architect),在充分承认学生所突显的“社会人”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教学要素的调整及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等方式赋予“助推”因素,设计或改变学习过程中的选择体系,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决策,促使学生在学习投入和产出上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交错性激发学生的内外在学习动机
在助推理论看来,内外在动机的激发所涉层面极广,需要综合考量如禀赋效应、损失厌恶、时间偏好、心理核算等有限理性行为。在线教学中可应用这些有限理性行为效应来交错性地激发学生的内外在学习动机,主要可通过课程成绩占比的整体设计来实现,一方面将期望获得学生更多投入的学习内容提高其成绩占比,可根据人们的心理核算和时间偏好,其中心理核算是指人们通过对以往的投入进行记录和分类作为自身行为决策的基本依据,时间偏好是指比于未来的获益,人们更倾向于当下即时的获益,如传统课程成绩比例分配(考勤占10%,平时作业30%,期末考试60%等),会使学生倾向于减少对遥远的期末考试和平时考勤的学习投入,从而造成课程学习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将课程成绩所有项目与总成绩相关联,例如,根据禀赋效应和损失厌恶,利用人们害怕失去已经拥有的东西或害怕错过一些本应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一心理,将10%的考勤与学生总成绩相关联,通过明确缺勤对总成绩的影响进一步突出仅占10%的考勤的重要性,如缺勤1次扣除10分,缺勤2次扣除20分,缺勤达3次及以上课程成绩作废等。
(二)关联化引导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
助推理论认为,个人决策行为与行为结果间的脉络越清晰,越能促进相应的决策行为。基于助推理论的在线教学优化可将能够引导与维持学生学习行为与学习目标、学习效果、学习路径、学习情境相关联,一方面向学生厘清学习行为与学习目标及学习效果之间的关联,包括达成学习目标所需要的学习行为、学习行为预期可获的学习效果如在线讨论、同伴互评等对于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主规划其学习行为与学习路径及学习情境间的关联,通过预置的路径方式启发学生的学习行为,如可在讨论区中开设学习行为规划专区,供学生提交课程学习路径的规划,教师可展开对学生学习行为自主规划的优化指导,还可结合在线教学平台的一些特有功能如超星学习通的签到功能,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签到时结合自身实际规划当次学习的安排,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预期等。
(三)设置高效便捷的学习操作方式
助推理论认为人们对于现状的偏好会使人们害怕变化、厌恶复杂、疏懒懈怠,倾向于以自我感觉舒服的方式去行动。因而在线教学中需要能够设置高效便捷的学习操作方式,尽可能减少因额外的非必要或者非最优的操作所形成的摩擦成本,也就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操作甚至是无需任何操作便可投入实际学习。集中体现在学生倾向直入主题的学习习惯上,一方面是期望通过尽可能少的设备操作进入课程学习,另一方面则是习惯首先进入视频内容学习。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学校援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精品课程作为本校SPOC课程,那么在学习操作的便利化设计中,可通过优化学生进入课程的方式,如为学生提供课程的网址链接,避免学生通过搜索等繁琐操作进入课程甚至可能进错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将MOOC课程的教学单元内容顺序进行调整,如将视频资源居首,让学生能够无需任何操作便进入视频内容的学习,将常规课堂的课前讨论转为课后讨论,支持学生在同一界面中完成所有内容的学习、测评和讨论。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基于助推理论的在线教学优化

下一篇: 基于助推理论的在线教学优化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