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构建结构优化的教学督导团队
 
更新日期:2021-07-14   来源:   浏览次数:34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教学督导的职能决定了教学督导工作的综合性、复杂性,从而对高校教学督导团队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教学督导的管理部门,在选聘教学督导员

 
 教学督导的职能决定了教学督导工作的综合性、复杂性,从而对高校教学督导团队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教学督导的管理部门,在选聘教学督导员的过程中,就应采取措施,注意构建结构优化的教学督导团队。根据“督教”“督学”“督管”的工作职责要求,教学督导团队应具有多元化的结构特点。
从职务构成的角度讲,教学督导团队中应既包括专业性的教师,也包括教学行政管理人员。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涉及“督教”“督管”“督学”等方面的工作,因此,教学督导团队中就既要包括能胜任“督教”“督学”的教师,又要包括能胜任“督管”的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
从年龄结构上讲,教学督导团队中应包括“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的教学督导员。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长处。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学术功底深厚;中年教师身处教学第一线,熟悉学校各方面工作;青年教师对新生事物比较敏感,接受能力强、反应快,创新思维活跃,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先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新颖。教学督导员队伍“老中青”相结合,能使各年龄段的教学督导员优势互补,确保教学督导工作高质高效。
从专业结构的角度讲,教学督导团队应是各专业教学督导员的有机组合。高校教学督导工作负责全校各个专业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因此,高校督导员队伍就应由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教学督导员构成,并根据专业相近的原则,把教学督导员按不同学科门类进行分组,分工负责相近专业和课程的监控和指导。如山东大学在加强教学督导员队伍管理方面,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充分考虑教学督导员的学科特点,把教学督导员分成不同学科门类的督导组,如文科组、理科组、工科组、医学组等,分工负责具体专业和课程的监控和指导,这样不仅更有助于学校加强对督导员的工作管理,而且更有助于发挥督导员的专业特长,更有针对性、更科学地开展督导工作。多年的经验证明,这种做法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从身份的角度讲,教学督导团队中既应包括教师身份的教学督导员,也应包括学生身份的教学信息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最有发言权。学生信息员,因其学生身份,更能方便地搜集和汇总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意见和建议,也更能方便有效地收集和汇总学生的学习动态、兴趣爱好、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等信息,而且能更精准地了解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身份的教学督导员和学生身份的教学信息员有机配合,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学校教学活动方方面面的状况,为进一步改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校的“管”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学校教学和管理改革。
从层级的角度讲,应构建校院两级教学督导体系。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局面的出现,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院校开始实行学校、院(系)两级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之相适应的是教学管理也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并且将管理的重心放在院(系)。为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在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方面,就应构建校院两级教学督导体系。学校建立全校性的教学督导组织,聘任校级教学督导员,各院(系)建立院(系)级别的教学督导组织,聘任院(系)级教学督导员;校级教学督导员主要对全校教学工作行使督查、调研、评估、指导、咨询等职责,院(系)级教学督导员主要负责对本学院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指导、评议。校、院(系)两级教学督导组织分工合作、有机配合,以形成校内教学质量保障工作齐抓共管、各有侧重的良性局面。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构建结构优化的教学督导团队

下一篇: 构建结构优化的教学督导团队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