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绿色翻译概述
 
更新日期:2021-07-16   来源:   浏览次数:46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绿色翻译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李亚舒为《翻译生态学》一书所作的序言中,研究生态翻译,就是清除翻译垃圾,发展绿色翻译,发展全球背景下的生态翻译,为

 
 绿色翻译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李亚舒为《翻译生态学》一书所作的序言中,“研究生态翻译,就是清除翻译垃圾,发展绿色翻译,发展全球背景下的生态翻译,为翻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据。”(许建忠,2009:13)随后,虽有个别研究者(黄秀敏,2009;陈隽,黄玉虹,2015)也曾提及“绿色翻译”这一概念,但要么并未对其进行论述,要么只是简单套用其他研究者的观点。
真正对绿色翻译进行详细论述的是冯全功和胡庚申。冯全功首创性地对绿色翻译的基本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绿色翻译是“灌注生命意识的翻译”,是“充分利用相关互文资源,努力打造精品译文,以实现不同的主体、文本与文化之间和谐共存,有利于营造宜生健康的翻译生态环境的翻译”(冯全功,张慧玉,2014:100)。胡庚申也提出,绿色翻译是从生态翻译学的思想中衍生而来的一个“新的实践形态”,是“生态翻译学实践活动的具体载体”,是“涉及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主题的翻译,是关于生态文明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总和的翻译,是关于生态批评、生态语言、生态文学、生态写作、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等相关内容的翻译”(胡庚申,2020:47-48)。冯全功对绿色翻译的理解偏向于“绿色”的修辞认知层次上,而胡庚申则侧重在“绿色理念”和“绿色价值”的实指层面。
本文认为,绿色翻译既是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微观实指,也包含与生态相关的宏观虚指;既是服务于绿色文明的实践操作,更是强调译者面对全球生态浪潮的适应选择和“译有所为”的信念。绿色翻译体现的是译者生态翻译理念与实践的知行合一,反映的是译者面对生态文明的立场、态度和追求。绿色翻译根植于生态翻译学,因而既遵循生态翻译学的主体话语体系,如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群落、译者中心、适应与选择、生态理性、生态翻译伦理、整合适应选择度、“三维”转换、事后追惩等,又有其特有的概念表述,如绿色翻译生态系统、绿色翻译价值、绿色选择。生态翻译学的关注焦点是“三生”问题,即翻译的生态、文本的生命和译者的生存。(胡庚申,2012:9)而绿色翻译则是基于绿色生态发展的主旋律,对“三生”问题的进一步诠释与升华。翻译的生态是文本生命和译者生存的前提,译者生存状态是翻译生态和文本生命的重要保障,而文本生命则是翻译生态和译者生存的必然结果;它们互联互动,共同构成绿色翻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态批评主张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绿色翻译则要求打破唯文本论,唯中心论,其本质正是要实现生态、文本和译者的和谐共存,从而构建和谐的、有生命力的、具有持续性的绿色翻译生态系统。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绿色翻译概述

下一篇: 绿色翻译概述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