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促进甘肃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更新日期:2021-07-16   来源:   浏览次数:45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加大政策引才反哺农村的激励力度,在引字上想高招。要尽快建立人才返乡、下乡分类激励机制,强化政府政策引导,鼓励各行各业精英、农业专业人才

 
 (一)加大政策引才反哺农村的激励力度,在“引”字上想高招。要尽快建立人才返乡、下乡分类激励机制,强化政府政策引导,鼓励各行各业精英、农业专业人才和不同社会主体回流农村,参与乡村振兴。要明确人才引进方向,重点引进农业经理人、农村经纪人、大学生村官、农业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电商人才等。把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千方百计引回来,把在外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困局。要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通过下乡创办企业、包村包项、基层挂职、学术调研、服务志愿等方式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支持企事业单位专业人才离岗创业、下乡兼职,并与其职称评定、工资津贴、社会保障等福利挂钩。支持党政干部、公职人员下乡任职,并与干部交流、职务晋升、工资套改、体检休假等挂钩。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原则,做到引才与引智并重,鼓励优秀企业家、科技达人、专家学者利用空余时间到乡村投资兴业,实地讲学,为他们在本职单位与乡村之间合理流动提供便利条件。
(二)营造重视人才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在“留”字上下功夫。人才引得来,还要留得住。基层一线工作条件艰苦,文化生活枯燥,吸引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要让人才扎根基层,建功立业,不仅要靠感情、待遇,而且还要从政策、服务、配套等方面联合发力。要强化服务意识,为人才施展才能搭建平台,为人才建功立业创造条件,通过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相应政治待遇、贷款扶持、后勤保障与政策支持。要对乡村企业家人才、科技创新人才、乡贤能人、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等在用地住房、税费减免、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做到筑巢引凤,事业留人。要对注资开发乡村产业的外来投资者给予土地、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并为其落实住房、医疗、教育、政务服务、配偶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不断加强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乡村人才政策与人才事迹的宣传,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以增强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要切实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着力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为各类人才扎根乡村提供良好工作、生活环境,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以使乡村成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大舞台。
(三)加大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在“育”字上求突破。当前,“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农业兼业化”已成为甘肃农村的普遍现象,解决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主要依靠“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因此,新型职业农民既是农业的继承人,又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为破解乡村劳力困慌,必须加大高素质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一是精选培育对象。重点对农村专业种养大户、农产品经纪人、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力量等进行培育,适度兼顾有志于从事农业的返乡创业者、农村“两后生”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等新生代农民。二是构建培育体系。要尽快完善“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构建“一主多元”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技站等专业部门的优势,多途径、多形式大力开展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育。设立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立农民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引导有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三是创新培育模式。要按照农民“点菜”、专家“掌勺”、政府“买单”的原则,实行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小班制、重实训、强服务的培训方式,推动“专家授课+课堂培训+基地实训+创业指导+政策扶持”落地见效。要注重学用结合,尽可能把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或示范基地,让受训者观摩实践,自我感知,增强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四是优化培育内容。要围绕“牛、羊、果、菜、中药材、马铃薯”六大特色产业,紧扣农民实际需求,建立适应不同县域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分层次、分产业、分方向开展针对性分类培育。对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产业致富带头人等要强化品牌创建、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融资担保、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训;对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农民要强化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培训内容接地气,培训学员有收获。五是做好认定管理。要以县为主体制定高素质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认定条件和标准,建立职业农民数据档案库,推动认定工作与扶持政策对接,支持职业农民享受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对接城镇社保政策,并为其提供跟踪服务,以使越来越多的新型职业农民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形成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促进甘肃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下一篇: 促进甘肃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