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走入诗歌意境
 
更新日期:2021-07-19   来源:   浏览次数:35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从创作背景初步感知意境每一个文学作品的创作都有不同的背景,它直接影响了作者的心境及其创作动机,进而影响到作品的意境呈现。不同的诗人,甚

 
 (一)从创作背景初步感知意境
每一个文学作品的创作都有不同的背景,它直接影响了作者的心境及其创作动机,进而影响到作品的意境呈现。不同的诗人,甚至同一诗人的不同诗歌都是在不同背景下创作的,这也正是诗歌异彩纷呈的原因之一。因此,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整体感知意境。正如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李清照的《如梦令》和《声声慢》,第一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国泰民安时期,词人李清照家庭和睦,生活惬意,而第二首词创作时则是词人国破家亡,感伤于物是人非之时。词人两首词明显是在不同的背景与心境下创作的,因此前者的意境更显宁谧,而后者则更具有寂寥的特点。
教师在教学诗歌之前应对诗歌背景加以简单介绍,以便学生主动理解诗歌的意境,而不至于被动接受。比如盛唐时期的诗歌作品大多博大、雄浑而超远,而晚唐时期则带有更多颓然的色彩。当诗人官场失意时,心中难免无奈、悲苦,当诗人得志时,则是意气风发、志向高远,正如曹操的《观沧海》,教师可以在鉴赏前先抛出诗歌的创作背景正是诗人北征乌桓得胜归来,那么诗人自然满怀豪情,怀有雄心壮志,因此学生就能事先预料到诗人笔下所创造的意境自会多几分雄伟壮阔的色彩。
(二)通过意象进一步体会意境
余光中言道:“所谓意象,即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简而言之,就是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结合。意象的有机组合构成意境,若意境是只可心领神会的,那意象则是构造此种意境可见的媒介,若无意象,意境则无从谈起,因此从意象着手进行分析,是帮助学生领悟意境的直接途径。
意象作为诗人情思的载体,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的物象。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如《天净沙》中最基本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一组意象的组合就营造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又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中的意象就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茅草店布满晓月余晖,弥漫清霜,清冷孤寂孤寂的意境。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意象并不是高深莫测的,而是具有形态特征的一般物质,只不过诗人在选用时渗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色彩。
其次,应在对古诗传统意象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判断意象的意蕴。传统意象有着固定的意义,代表着人们共同的情感体验。如“月”的意象,其常见意蕴就是幽美、清冷、悲欢离合等等,掌握其基本含义对学生营造意境是大有助益的,例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诗人选用月的意象,使得在读者头脑中所呈现的意境更多了几分寂静和清幽感。因此教师可以适当总结传统意象的意蕴。例如“柳”这个意象,它更多是表达离别和依依不舍,将这样的意义传达给学生后,在今后的“此夜曲中闻折柳”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等诗句的分析中,学生都能在意境中主动添加离别的哀婉色彩。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走入诗歌意境

下一篇: 走入诗歌意境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