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江苏饮食文化教学分析与建议
 
更新日期:2021-07-19   来源:   浏览次数:37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以学生为本设计教学内容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忽视学生真正的兴趣爱好的问题,仅仅依照教材给出的文化项目点去展开教学。在

 
 1.以学生为本设计教学内容
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忽视学生真正的兴趣爱好的问题,仅仅依照教材给出的文化项目点去展开教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特别是文化相关的内容,要避免完全以自己的主观认知单项输入文化项目,而是要从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入手,选择大多数学生乐于接受和了解的内容,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目的。例如,南京烤鸭是本国人认为值得推荐,并且留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表明它具有一定的文化代表性,南京有“鸭都”之称,南京人喜欢吃鸭,“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离开南京”,从南京烤鸭可以延伸到南京的“鸭”文化,这类极具代表性的食物可以作为重点介绍部分,由此而展开的教学既能传播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饮食,又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们也要了解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不能一味地大量教授学生能力范围外的文化知识,要循序渐进,文化教学同样要坚持“i+1”原则,即所输入的文化知识在学生现阶段能理解的水平基础上增加一点难度和深度,必须是可理解的,这样的教学进度才是有助于汉语教学的。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
单纯的书面理论教学过于枯燥,而且很多菜品从文字描述中并不能观其全貌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特色饮食,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小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介绍饮食文化,既生动活泼,趣味横生,又可加深学习者的记忆,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和体会。除了多媒体和文化讲座等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准备一些食材,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菜品,教师可以在制作过程中辅助学生,并且讲解相关文化内涵。同时,我们要注意的是引用文化背景要简约。很多地域特色饮食类词语都有其丰富的地域饮食文化背景,教师讲课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选择重点部分介绍。江苏地区饮食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是蟹、鱼和虾这类水产品,这与江苏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生活习惯紧密结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适应和接受地方环境,并且学习一些相关搭配,帮助学生了解并接受当地特色饮食,可以辅助他们更好地在生活中运用语言。
3.饮食文化教学辅助语言教学
饮食文化教学固然重要,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应当避免喧宾夺主,而是应当辅助学生掌握相关语音、词汇和汉字为教学目的。中国人的社会习俗,风土人情与我们的饮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词汇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学到“赤豆元宵”时,可以拓展到它的寓意,元宵在宋代时就很流行,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有团团圆圆、生活美满之意。融入了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的词汇教学,对于留学生来说,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在积累当地饮食文化词汇的过程中学到更加地道的汉语。与此同时,在他们的语料库中建立起一系列饮食相关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当地饮食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等,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集中进行饮食词汇教学,扩充教材词汇量的不足及解释的缺失,了解并掌握高频搭配。语音方面,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与饮食文化相关的顺口溜,不仅可以提起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助于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和记忆汉语语音。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大难点,利用汉字中蕴含的饮食文化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比如,“蟹”的字根是“解”,解就是解开,剥开,剖开,这是吃螃蟹的时候人们都有的解壳食肉的经验。当然,凡是甲壳类食物都需要解壳,可是吃虾吃螺吃花蛤之类的,一次性解壳就行了,只有吃螃蟹要件件解,截截解,层层解,仓仓解,这感受是十分独特而与众不同的,于是先人就在《易经》等著作里加了个“虫”部,把动词变为名词,称这种“刚在外”的甲壳动物为“蟹”了。饮食文化作为背景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词汇的具体用法,能更准确地使用汉语。我们认为只有深刻地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烙上深深地域饮食文化印记的语言。
4.注重教师饮食文化知识储备和跨文化交际观念
在饮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避免民族文化中心主义和优越感,注意学生生理接受情况和饮食文化的时代性,作为教师应当始终保持对异文化客观包容的态度,可以将中外饮食文化相结合进行对比和融合,避免一味地进行文化输入,忽略不同国家学生的心理接受度。汉语学习者来自世界各地,不乏有一部分国家的学生的饮食习惯和我们有很大差异,在传播与推广特色饮食文化的同时要尊重他国的文化习俗,避开禁忌食物或者进食方式。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江苏饮食文化教学分析与建议

下一篇: 江苏饮食文化教学分析与建议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