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与思考
 
更新日期:2021-07-22   来源:   浏览次数:47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昆明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经过多年的实践耕耘,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核心,充分挖掘红色精神和优

 
 昆明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经过多年的实践耕耘,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核心,充分挖掘“红色精神”和优秀的“农耕文化”,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体系,通过课程建设、师资建设、素材建设、基地建设等四个建设,实现从大一到大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打通,构建线上与线下突破课堂教学、虚拟仿真与实验实训提升实践能力、个性发展与共性培养激发内生动力、全程监测与多元考核强化过程考核等多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有效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创新创造潜能,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秉承“立德树人,强农兴农”,打造“红色”“农耕”特色,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
把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初步形成“红色精神”与“农耕文化”融入全方位、全覆盖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全过程,塑造和引领学生献身“三农”,打造成以“红色精神”+“农耕文化”为引领的农机专业思政特色。以隐性的方式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既能赋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鲜活的生命力,又能丰富专业课程本身的内涵。即落实农机专业“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又拓展专业课程在知识、能力和价值上的功能,培养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的人才。
(二)依托课程思政、学科建设,构建工科院校下“一二四三多”农机专业协同育人新模式
把思政和专业教育相融合,通过学科发展、学术研究,促进专业建设。依托学校工科优势学科,以人才的工程化能力培养为主,立足于农业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凸显在工科院校构建分层递进的“一个核心、二个融入、四个建设、三个打通、多维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创新创造潜能,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工程应用型农业机械化人才。
(三)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全力开展智慧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借助中国慕课大学、智慧树等网络教学平台与雨课堂、慕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估机制上都实现了个体差异性和多元化需求的有效“混合”。即注重交叉学科的渗透,又注重分层教育与梯度培养,让学生及时获取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把握农业机械化变革的进程,掌握学科专业前沿知识,使人才的能力素质跟得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团队目前所完成的《农业机械学》慕课资源已在中国大学慕课、智慧树等网络教学平台免费共享,被80多所大学所选用。充分发挥了课程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实现以课程建设凸显专业特色、凝聚教学团队、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等以一带多的建设效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和创新论坛,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即培养既具有家国情怀,又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农机人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与思考

下一篇: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与思考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