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如何加强高校科技名人档案建设
 
更新日期:2021-07-26   来源:   浏览次数:27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档案收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对于档案工作而言,收集工作是最基础也最紧要的工作,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各高校在做名人档案收集工作通过

 
 (一)档案收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对于档案工作而言,收集工作是最基础也最紧要的工作,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各高校在做名人档案收集工作通过被动的方式,发布征集公告或者通知,等待捐赠。然而得到名人档案内容及种类都比较单一、不够丰富,影响后期的名人档案的建设和传播。所以必须主动出击,建立更多的名人档案收集渠道,丰富名人档案内容和分类。
首先,要参与到学校、学院每年举行以及承办的各类大型活动,一般大型活动都会有一些知名人士或者一些退休的有声望的老教授参与其中,从这个渠道不仅可以支持学校活动的举办,同时也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这些人,从这些人或者他们身边的熟悉的人处征集到若干名人的相关档案。具体的方式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因为名人档案征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久的对其进行关注。
其次,留意名人的重要寿辰或诞辰日及可能会举办的相应的活动,并积极的参与进去。例如2019年10月在广州举办的林为干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他的朋友、学生、亲人很多人都参与其中,在这次活动中可以看到很多林院士珍贵的照片和一些往事,都是珍贵的名人档案资料。
第三,积极参加学校其他部门的文化项目建设。因为很多文化项目的开展都需要大量的老教授的支持,例如电子科技大学离退休处推出的成电拾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推出的成电讲坛,他们在采访建校初期的一些老教授和老教授们在讲述过去的经历时,会有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各部分相互合作共享,在为项目建设提供档案支持的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名人的档案线索或档案资料。
最后,主动去挖掘名人的出生地、或者以前的学习工作的地方的散落的档案信息或线索。比如陈星弼院士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刚工作时在又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进修,这些地方都可能散落陈院士的学习工作的相关档案信息,以及他认识的人和相关往事。同时,在举办这些名人的大型活动时,作为档案工作者可以积极协助举办方提供名人的过往经历,建议邀请名人过往地方的单位或人来参加活动,而这些单位和人也会带了一些关于名人档案线索或者信息,从侧面创造了征集名人档案的机会。
(二)档案研究
名人档案特别是科技名人档案里面有很高的专业性,研究起来比普通档案更加困难。简单的分类汇编是一种研究方法。例如陈院士捐赠档案,可以从陈院士科研教学贡献上审视,把他的成果和贡献以文字及图片汇编成册。他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对待学生孜孜不倦的教导培养,都可以从他捐赠的档案中体现,可以把这些内容进行深一层次的研究,结合档案进行编纂,得到的成果可以作为师风师德建设的案例。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提高名人档案的利用率。
第一,建立研究圈,借力提高研究效率。例如陈星弼院士的档案,笔者通过把陈院士的秘书、学生、资深留校同事等组成一个微信群,在群里对陈院士捐赠档案展开相互讨论,对陈院士档案甄别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以目的来引导研究。比如,可以通过布置名人陈列室、或者整理名人信件撰写其书信集来对名人档案展开研究,有目的的研究会有的放矢,会按照一定的逻辑或者方案去研究。例如在收到陈星弼院士的捐赠档案后,学校档案馆在馆内建立了一个陈星弼档案陈列室,陈列室就不能只是简单的分类、整理、存放,而是需要进一步对其档案进行甄别并陈列,也就是通过建立陈列室的达到了按照一定的逻辑对陈院士档案的进一步研究。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如何加强高校科技名人档案建设

下一篇: 如何加强高校科技名人档案建设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