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三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三农”理论的创新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农”战略思想,既有丰富工作经历中形成的为民情怀,又有深邃思考中形成的战略部署;既有系统的理论阐述,又有实践操作方案,是其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对农业地位的深刻认识
民以食为天,邦以农为本。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成立以来,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这些论述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三农”工作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的信号。
2.对农村生活的深切体验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经受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的考验,使他直接感受了农村生活,知道了农村是什么,需要什么、发展方向是什么,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要为人民做实事”“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的有志青年。2004年,他接受延安电视台专访时曾说过:“如果我们有所知所获,我总感觉到了插队以后,是获得了一个升华和净化。个人确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那么在这之后我们如果说有什么真知灼见,如果说我们是走向成熟、获得成功,如果说我们谙熟民情或者说贴近实际,那么都是感觉源于此、获于此”。在担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副书记期间,他走遍了全县每一个村,在最能集中代表中国农村特点的“我国国家结构的基本单元”“一个基本完整的社会”,体悟“郡县治,天下安”古训。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带头“四下基层”,顶着烈日,沿着崎岖山路步行到最偏远、最艰苦的特困乡调研,发出了“摆脱贫困”的号召。在脱贫攻坚的8年,更是50多次调研,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坚持看真贫,了解扶贫脱贫实际情况,亲自感受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
3.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情感
习近平与农民的特殊感情,是他“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最鲜活、最生动的体现。他插队时与村民结下了深厚友谊,离开陕北农村后,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帮助村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先后两次回去看望,特别是担任总书记后还专程去给乡亲们拜年。他曾说“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来到梁家河,7年时间里,梁家河父老乡亲给了我无数关爱,使我受益终生。” 在担任县委书记时,大街上摆桌子听取老百姓意见的场面,令人印象深刻,群众称赞“习书记对人民群众有一颗赤子之心”;在任省、地、市领导时,走村串户、脱鞋下田是常有的事。担任总书记后,他多次前往贫困地区,慰问当地群众,在河北阜平、甘肃定西、湖南湘西、贵州毕节等地考察调研特色农业、农村产权交易、美丽乡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等课题。每到农村视察,都要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查庄稼长势、问衣食住行,通过进厨房掀锅盖、手拉手唠家常这些自然感情的流露,表达了对农民的真挚情感。他熟悉农村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对乡亲们的所感所盼感同身受,讲的话、做的事都能进到农民的心坎里。比如,他多次强调,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作为日理万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能把这么小的事放在心上,如果没有真情实感是很难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