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数字素养概述
 
更新日期:2021-07-29   来源:   浏览次数:68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数字素养的内涵自以色列学者阿尔科莱教授提出数字素养概念的五大框架以来,数字素养便备受学界,目前对于数字素养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定论。除了

 
 (一)数字素养的内涵
自以色列学者阿尔科莱教授提出数字素养概念的五大框架以来,数字素养便备受学界,目前对于数字素养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定论。除了欧盟对数字素养的界定之外,其他都强调了数字化环境的重要性,可见数字化环境是数字素养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不论是当下的数字校园建设、智慧校园建设,还是智能机器人的教学应用、智慧教室建设等,都是在营造数字化、智能化的环境,让更多数字化的元素与学员的学习需求有机地融合,进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研究和创新创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人们的数字素养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要求学习者不能仅停留在对现有信息资源的运用上,而是要进一步深度学习,创新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对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了解和应用只是具备数字素养的基础条件,能够用于更高更深层次的创新才是开放教育变革转型的决定性因素;从上述概念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数字素养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强调要掌握与数字化学习活动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强调对信息的批判、管理、创新等。
(二)数字素养的特征
目前国内外对于数字素养的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的学者相对较少,在对数字素养的内涵、要求以及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分析时发现,数字素养并非另类,也并非是单独的个体,它应该是动态演化的、系统协作的、螺旋迭代的和可付诸实际、进行实践操作的个人与社会素养,因此可将其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
1.动态演化而非静止不变
从数字素养概念的演变看,大致经历了媒介素养、计算机素养、信息素养、网络素养等过程;从其要求看,个人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提高催生了新的素养要求,从重视认知水平和技术技能逐渐转向强调创新创造能力;从其内涵看,除去最初的图片-图像素养、再创造素养、分支素养、信息素养和社会-情感素养之外,对批判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数字素养应该是动态发展、渐进发展的。
2.系统协作而非分支独立
数字素养逐渐打破了单一固化的形态,不再局限于个别专业、学科、课程、个人或团体组织。学习者需要具备感知、解析、整合各种数字媒介所呈现的信息的能力,让原本看似相互独立、毫无关联的信息产生“反应”,融合创新出“新产品”。数字素养具有高度的跨学科性和整合性,只有让看似独立的各种素养共同发展、相互协作,学习者才能实现全面、综合、创新的成长。
3.螺旋迭代而非片面单一
与核心素养类似,数字素养也可分为初级素养、中级素养和高级素养,但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划分,它们是相互关联。初级数字素养和中级数字素养为高级数字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而高级数字素养的形成进一步提升初级数字素养和中级数字素养实现更好的发展,循环推进,不断优化。
4.可操作型而非纯概念型
数字素养并非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技术在不断推陈出新为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对个体的自身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素养并非只是概念,也不是单纯的喊口号,它是完全可以付诸于实践的。要充分利用数字化环境、数字化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将数字素养的培养融入到学科教学的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当中。让概念落地,成为可实操、可量化的技能和素养。
(三)我国开放大学学员数字素养鸿沟显著
导致数字鸿沟的原因有“数字技术的接入和使用”两个方面,本研究将影响我国开放大学学员数字素养的客观因素分为以下几点。
1.课程差异
开放大学开设不同课程对数字素养的要求不尽相同,以江苏开放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为例,该课程需要培养学员的综合物流管理素养,需要学员使用物流管理专业数字化教学平台、商贸物流群在线虚拟实训中心、校内跨平台供应链仿真实训室等平台。对开放学习者而言,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灵活应用不同数字化学习平台,才能顺利完成相关实践培养计划。
2.学段差异
目前国内开放大学既有本科学员也有专科学员,其对数字素养的认识和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同一专业,学历越高,其数字素养的要求也相应越高,需要针对不同数字素养的需求者、不同的数字化环境和内容、学员的认知能力和认知基础水平来提供不同的数字化教学培训。此外,开放老年学员数字素养明显弱于开放普通学员。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数字素养概述

下一篇: 数字素养概述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